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2019首届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论坛会议综述

日期:2019/09/09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9月7日至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即将召开之际,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主办、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与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体育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的2019首届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论坛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84所(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180余名代表,围绕“新时代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的主题进行了交流。

北京体育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杨桦在题为《奥林匹克与中国体育——从差异与冲突走向交流与融合》的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传统体育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孕育与发展起来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一直作为中国维系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国传统体育带有明显的农业社会烙印,表现出以养生为主、竞技次之的特点。这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理念有着巨大的差异。然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我们需要站在世界和历史的高度来审视这种差异。

中国民族学学会执行会长王延中从民族学理论视角和相关研究概念入手,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与我国民族体育运动的属性与区别。他指出,在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东西方体育文化体系都具有时代性,也会表现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转换。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的载体,由于生态环境与生产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了地域属性和民族属性,虽然理解或观察视角不一,但是也有基本的规律可循。

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色音以蒙古族搏克为例,剖析了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方式。他指出,蒙古族搏克虽然已经从约定俗成的运动发展到规范化竞赛项目,衍生出新的表现形式,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还没被广泛纳入学校课程,体育产业化还处于雏形阶段,需要将搏克纳入到地区全民健身活动计划中,通过教育、宣传、建立体育产业园等措施来推动搏克运动发展。

成都体育学院教授郝勤从民族体育研究的史学逻辑出发,指出民族体育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当代民族传统体育都是经过重新“编码”的,对“原文本”进行“编码”的程序与工具是现代体育科学与人文要素。民族体育或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性决定其学科的历史学特质,而其现代性决定其学科的体育学属性。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黄亚玲认为,体育文化发展呼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崛起,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想将为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东方哲学启示。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郭玉成梳理了武术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他认为,武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科学和学科理论的支撑。建立起武术学的学科体系,是武术得到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路径。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饶远以贵州地区为田野点,指出在开发民族村寨体育旅游方面,需要有创新发展、品牌推进、项目带动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维。

清华大学教授张小军从人类学的视角,阐述了体育文化的近代建构和体育的本土化过程,同时提出民族体育的文化内化与呈现路径。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冯金朝通过数据分析,证实了民族地区自然生态与当地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指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该更加重视全民健康和自然生态保护。

北京博克森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小红认为,通过5G科技和新传媒方式将体育与传播相结合,势必会为民族体育的传播与发展带来更好的帮助。

此外,会议还举行了《体育文化导刊》专题研讨会和学术专题报告会。与会代表围绕“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教育与竞赛训练”“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艺术表演与文化考察”等议题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