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放在云岭高原上的草原之花

日期:2019/06/03  来源:  字号:[ ]


盛放在云岭高原上的草原之花——云南民族大学陈星宇

我就读于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省,一首《彩云之南》唱出了云南迤逦的美景。在这里,奔腾不息的怒江水延续着浓浓的傈僳情;在这里,苍山洱海之间,白族金花笑颜灿烂;在这里,玉龙雪山脚下,纳西族古老的传说神秘而美丽;在这里,绵延舒展的元阳梯田,象征着哈尼人的勤劳和智慧;在这里,美丽的孔雀之乡,傣家风情让人如痴如醉;在这里,神秘的佤山生活着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阿佤人民;在这令人心驰神往的彩云之南,生活着26个世居少数民族,有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最开始的闭塞落后到今天的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云南书写着扬帆新时代的华丽篇章,坚定着筑牢共同体的信念。

在我就读的云南民族大学,56个少数民族齐聚在这个大家庭中。2017年,我校预科教育学院的新疆同学阿丽努尔•阿力木给习近平总书记寄去了一封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1127日下午,中央办公厅给我校党委来电,对我们学校2017级预科教育学院学生阿丽努尔·阿里木的信件予以回复,总书记向她和各族同学致以亲切的问候,希望大家珍惜难得的机遇,练就过硬本领,早日报效国家,建设家乡,将各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上,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得到回电后我校高度重视,多次开展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复重要精神的会议。这对云南民族大学乃至全国各高校的各民族学子来说都是极大的鼓舞。这充分表明着党和国家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重视和关心。选择了民大,就是选择主动担当起民族团结进步的责任。”作为民大人,我们理应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在云南,有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字,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他就是被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的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为官30余载,他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硬是把深山大沟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群众的热爱,杨善洲在退休后的第三天就说服家人,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施甸县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

杨善洲把自己退休后的22个春秋献给了大亮山,“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这是在云南省施甸县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在大亮山林场工作的他每天起早贪黑勤劳动,把荒凉空旷、山石裸露的荒山建成了苍翠的绿洲,让不毛之地变成了生命的乐园,不求一分钱的回报。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关怀和无数为了老百姓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今天的彩云之南各民族共同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云南,这个祖国上一颗闪耀的明珠,散发着它独有的光芒,高高的横断山脉,茫茫的热带雨林,云岭大地上吹响着扬帆新时代的号角之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云南各族人民正以百折不挠的信念与努力,改写着贫困的历史,书写着新的精彩华章。在扬帆新时代,牢筑共同体的召唤下,中国各族人民将奋勇向前,向更美好的生活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