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扬帆新时代

日期:2019/06/03  来源:  字号:[ ]


铸牢共同体,扬帆新时代——中央民族大学 田容至

我来自河北省沧州市一个孕育着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世代友谊的海滨小城—中捷友谊农场。在这个相对国际化却只有五万人的小城市,从小到大,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机会结交外国友人,感受着两个国家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但是身边却几乎没有少数民族的朋友,也因此对少数民族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好奇与憧憬,甚至有一种莫名的崇敬与向往。

记得小学课本上有这样一篇课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篇课文曾经被我当做六一儿童节的朗诵稿,清楚地记得文章的名字叫《我们的民族小学》。就是带着这样一篇文章,更是让我产生了对56个民族无限的遐想与好奇。

就这样,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外出读高中,随着时光的流转就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就遇见了《我们的民族大学》。

在假期和素未谋面的同学聊天,我成了那个对民族高度关注的小清新,学姐,你是什么族?同学,你是汉族么?学长,你有没有民族服饰啊?喂,给我说两句  你们民族的语言吧,还有,等开学一定要给我好好介绍介绍你们民族的美食哦!

短暂的假期后,刚刚开学,军训中每个晚上的韵律操更是给了我别样的领悟,从青藏高原飞往天山山麓,从长白山下奔向蒙古草原,肆意地享受民大给予的独特风韵,尽情地领悟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幸福安然。朝文节,那达慕,藏文日,民族风情游园会.....不但有这种独具民族风韵的别样的美,漫步校园,铺面而来的各种少语,总让我有一种神游他乡的享受。

和藏族的兄弟一起跳锅庄,与维族的哥们儿一起去新疆做社会实践,跟着蒙古族的学姐做关于蒙古青年的自媒体创业项目。当然最快乐的,是到了餐厅一遍吃一边听他们介绍每个菜品的特色甚至吃法,内蒙的沙葱,延边的冷面,云南的菠萝饭,新疆的大盘鸡。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走在民大,聆听心底沉醉的声音,行在民大,感悟生命别样的情缘。我的民族大学,这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缩影,就是这样带给了我无限的感悟与享受。

我们宿舍6个人,来自14个民族。对铺的黑龙江的哥们儿和我们的第一句自我介绍就是:我爸是纯正的满族,我妈是纯正的俄罗斯族,所以,在这两个不分伯仲的血统中我同时拥有两个民族。然后我的下埔便紧接着说那我就是1/2的汉族,1/4的蒙族,再加上1/8的鄂温克族和1/8的达斡尔族。经过统计发现大家都不只一个民族。于是,我成了我们宿舍拥有民族数量最少的,所以在宿舍我多了外号,叫少数民族。

两年前的近些天,开学的第一个中秋节,宿舍六个人的第一次聚餐,在学校西门的一家清真餐厅,先听一号床的阿里木介绍一遍菜单上的食物,再由二号床的小江和三号床的小健确定食物,四号床的小朴帮每个人倒上水,五号床的小川操着浓厚的东北口音给大家讲讲段子,六号床的小田坐在那里等待上饭。中秋团圆夜,刚入大学的每个人都想起了故乡与亲人,也在宿舍这个新的共同体间享受着温暖。

就这样,在民大的点点滴滴的生活渐渐拼凑,心底最初的那份憧憬好奇以及新鲜的体验感也在生活细节的接触与理论的学习中越发的变为了一种对中国多民族发展历程的感叹和推动民族团结筑牢共同体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的深刻领悟。

在上学期的民理课上,老师讲了许多。我看到了乌兰浩特火车站“兴安民族团结第一窗”:突出地域元素和民族特色,让当地旅客“到站如到家”;我看到了以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为代表的部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大无畏的勇气和人民至上的情怀、跋涉广袤雪山、克服高寒缺氧,情注雪域高原,爱洒藏区同胞。

我听到了警务工作室民警黄文祝对少数民族群众作出的承诺:“只要你来,我就会在这儿!”;我听到了“徒行八千里,结亲百余家”阿布拉江·穆合塔尔的那句庄严呐喊“祖国很强大,人民很团结,中华各族人民都是一家人!只要大家更团结,祖国就会更强大!”

就是这样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为构建新时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着力量,让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在这破浪扬帆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了宏伟的蓝图,而筑牢共同体是凝心聚力的必 由之路。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事成于和睦 ,力生于团结”合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勇,则庶绩不足康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合则俱荣,分则俱损,只有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才能充分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想!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下“一带一路”倡议正同样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向世界,无论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援助计划还是近期的中非合作论坛,从局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走向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个国家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植根历史,面向未来,开创多元文明交融的新路径。

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的民族乃至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脊梁。爱国、立志、求真、力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新的时代铸就新的梦想。而新的梦想需要青年人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人类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在这破浪扬帆的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赴世界人民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宿舍,一个孕育着国际友谊的小城市;大到一个国家,两个国家,整个世界,共同体,连接着你我,铸就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