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改革先锋余留芬:“网红酒”走向“市场酒” 带村民致富奔小康

日期:2020/03/09  来源:  字号:[ ]

“人民小酒是‘网红酒’,我们要快速进行渠道建设,把品质和市场渠道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要更注重品牌建设,把品质做实,让消费者和市场认可,从而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奔小康。”余留芬如是说。

图为岩博村新貌一隅。刘鹏 摄

日前,中新网记者跟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的“中央媒体民族地区走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宣传”采访报道活动,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实地采访岩博村党委书记、改革先锋余留芬。

岩博村位于盘州市淤泥乡北部,地处乌蒙大山深处,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是一个以彝族为主,汉、白、苗、仡佬族杂居的少数民族村寨,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1%。

“家家都住老土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曾是岩博村的写照。2001年,岩博村村民年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当时年仅31岁的余留芬被推选为岩博村党支部书记,接下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任。

“要想富,先修路”对“老少边穷”的岩博村来说尤为重要。在村里拿不出资金修路时,余留芬毅然决定用个人积蓄垫付资金。解决资金问题后,村民齐心协力修致富路:道路占用的土地由岩博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调剂,占道树木由村民或砍或移自己处置,劳动力则是村民集体投工投劳。人心齐、泰山移,岩博村村民们仅用3个月就修通了一条4米宽3公里长的道路,创造了当时农村修路的“岩博速度”。

图为余留芬在检查酒包装。刘鹏 摄

改善基础条件后,余留芬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深思熟虑后提出了“岩博发展要闯市场”的想法。凭着对市场的敏锐和敢闯敢干的冲劲,余留芬组织村干部带头入股、动员民众先后办起特种养殖场、煤矸石砖厂、农家山庄、火腿加工厂、岩博酒厂等,让村级产业和民众收入实现“滚雪球”式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的岩博村集体资产达9200万元,2018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6万元。岩博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省级示范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民族特色小康村。

岩博酒厂是岩博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之一,人民小酒也成为“网红酒”。人民小酒火了后,村民更有干劲。为了共同富裕,余留芬坚持集体经营、集体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岩博、鱼纳、苏座等3个村共1012户3650人联结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帮助鱼纳、苏座两个贫困空壳村入股岩博酒厂,解决两个贫困村村集体资产为零的困窘,带动邻村村民共同致富。

截至目前,岩博酒厂已带动村民400余人就业。以人民小酒为纽带,岩博村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产业链,涵盖种植、烤酒、养殖、加工、酒糟利用等。

“我的初心是想让老百姓随着人民小酒的发展而脱贫致富。”提及未来,余留芬说,岩博酒厂未来的愿景是更上一层台阶。“要真正走市场,树立好品牌,抓好品质。依托酒厂带动辐射有机肥加工、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火腿加工等产业发展,优化衍生产品,完善产业链,从而带动更多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