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在宁夏建功立业

日期:2018/07/18  来源:宁夏日报  字号:[ ]

  “1958年底,我从河北老家坐了2天2夜的火车,来到石嘴山,开启了在宁夏艰苦创业的征程。”7月10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退休老人冯振海说。

  “我作为农村青年,能有机会进城当工人,在那个年代是个很好的出路。”冯振海说,当时石嘴山矿务局为了培养技术骨干,安排与他同批来的50名工人上了两年技校,才重新分配工作。

  冯振海作为技校生,单位管吃管住,春节前还发了5元钱。他把钱寄回老家,母亲喜极而泣,到村里奔走相告:我儿子进城当工人了,领到了工资。

  “当时,石嘴山唯一的主街不到1公里长,除了几家饭馆和商店外,都是零零散散的平房,周围很难见到树木。”冯振海回忆,工人们挖个地窝子,再在上面盖个棚子,在里面铺一张床作为临时宿舍。当时很多矿工背着背篓下井背煤,工作强度非常大。

  为了修一条到城区的铁路专用线,冯振海与工人们连日连夜奋战,把数十米高的小山包挖掉,花了2个月时间就把铁路专用线建成,煤炭产品被源源不断运出去,节省了运输成本。

  “虽说当时大家很苦很累,但是热情高涨,都以能为国家做贡献而骄傲。”冯振海说。

  冯振海先后在石嘴山矿务局机修厂、二矿、机建科、支架厂等单位工作,后来担任预制构件厂厂长。工作之余,他刻苦钻研工程机械技术,仅自己手绘的机械制图练习本达40余本,成功进行了17项技术革新和2项生产工艺改造。“当时就靠我和妻子每月100多元的工资,养活了一家8口人,度过了艰难时期。”

  制构件厂一直采用氧气割、手工锯的传统加工方法,既费工又费料,且工人操作很辛苦。冯振海经过8年努力,终于在1991年改制成功“异形切断刀片”机具,获得国家专利,提高了生产效率。

  “没想到我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在宁夏找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冯振海先后获得全国职工人才奖章、宁夏首届专利技术展销会银奖、宁夏自学成才先进个人、石嘴山五一劳动奖章等40余项荣誉。

  1978年,冯振海正式入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每当他的技术创新有了眉目,便主动请青年工人一起进行科技攻关。他带出的徒弟,有的担任了基层领导职务,有的成为技术骨干。

  冯振海不但把自己的青春韶华献给了宁夏煤炭事业,而且自己的子女也成为“矿二代”,留在石嘴山继续为地方发展挥洒青春。

  “以前,大女儿冯艳芬在煤机三厂工作,二女儿冯艳玲在石嘴山矿务局工程处工作,三女儿冯艳霞在石嘴山矿务局磁厂工作,儿子冯艳国在东方钽业工作,目前已全部退休。”冯振海说,宁夏养育了我们一家几代人。

  “当年的第一批建设者早已退出工作岗位,但是他们为宁夏煤炭事业发展做出的历史贡献,应该值得人们铭记。当年建井队伍那种甘愿吃苦流汗、勇于开拓进取的主人翁精神,更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发扬传承。”冯振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