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报:风雨兼程创新业 民族干教谱华章——写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

日期:2013/11/25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十年前的秋天,北京西郊的百望山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山下,一座崭新的校舍拔地而起,青翠葱郁间孕育着一个金色的希望。如今,在秋日暖阳的照耀下,这所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的最高学府——中央民族干部学院迎来了硕果盈枝的丰收季节。

  应运而生 探索前行

  翻阅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十年的历史画卷,仿佛进入了穿越十个春秋的时光隧道。这里记载着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的奋进历程,镌刻着干院人探索创新、共创辉煌的奋斗足迹。

  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的前身是1983年建立的中国少数民族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5月,为顺应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形势、任务的迫切需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国家民委抓住机遇,将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同年9月23日正式揭牌办学。由此翻开了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新篇章。

  从成立之日起,学院就承载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人民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光荣使命。十年来,干院人胸怀民族工作大局,以服务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科学发展为己任,攻坚克难,探索前行,用智慧、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奋斗之歌。

  立足职能 打造特色

  十年来,学院坚持特色立院,在国家民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部署和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建设的意见》,秉持“忠诚信念、能力培养、岗位训练”的办学理念,以正规化建设为抓手,以不断增强办学能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立足职能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学院以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工作部门干部、分管民族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地区党政领导干部为重点培训对象,着力打造了“全国民族自治州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全国自治县党政领导干部经济管理专题研讨班”、“全国边境县党政领导干部经济管理专题研讨班”、“全国少数民族妇女干部能力建设专题研讨班”、“全国人口较少民族干部培训班”、“全国地市州盟民委主任培训班”、“全国县级民委主任培训班”、“全国民族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干部理论研讨班”等特色精品班次,发挥了其他干教机构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博专相济,强化特色。学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工作实务、民族基本常识为重点培训内容,探索形成了“形势与政策”、“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能力建设与领导科学”三大课程模块,开设各类专题讲座280多个,重点打造“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特色讲座近30个,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培训内容特色鲜明,为实现“菜单式选课、模块式组课”,提高培训的适应性和开放度奠定了可靠基础。

  夯实基础,内涵发展。学院群策群力、自力更生,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世界民族问题》、《中国民族法律法规》、《中国历代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与启示》、《民族工作实务》、《民族基本常识干部读本》6部特色教材的建设,并根据教学需要编写了《民族工作问题研究》等10本教学参考资料,填补了民族干部培训专用教材的空白。

  学院充分利用北京智力资源优势,聘请有关部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级培训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为培训班授课,师资总量近300人,建成了一支高层次、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为各类培训班的教学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障。

  学院整合社会资源,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开发建设实践教学点30多个,形成了以民族宗教工作、革命传统教育、现代企业管理、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县域经济和文化教育等为主题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基本建设的加强,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办学特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创新模式,务求实效。学院注重吸收借鉴国内外干部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在培训策划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分组研讨与专题调研相结合,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研究式、体验式等方式开展教学,并将拓展训练、学员论坛、学员讲坛等形式引入教学实践,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的比例。

  学院还充分发挥学员熟悉基层情况、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开展“送上门来的调研”,形成了《关于全国牧区科学发展的调研报告》等4个专题调研报告和45期《情况反映》,不仅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推动基层民族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员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科学有效的民族干部培训新格局。

  科学管理 精细服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十年来,学院坚持强基固本促发展,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以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促进科学管理、精细服务。

  注重建章立制,强化科学管理。为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使学院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学院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总结经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09年研究制订了12大类96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格局。

  注重队伍建设,强化服务保障。学院以造就奋发有为的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为目标,坚持“管理队伍与服务队伍并重、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并重”的原则,多措并举,加强队伍建设。学院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全员公开竞聘上岗,优化了干部队伍的结构,激发了干部队伍的热情,形成了“想干事有机会,能干事有平台、干成事有地位”的选人用人导向和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

  学院还特别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能力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以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提升领导班子的能力和水平。学院依托业余党校、职工业余学校,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和群众路线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立足学院实际开展的“三讲三比”(讲党性比作风,讲学习比技能、讲奉献比业绩)、“一加一”传帮带活动及先进班组、岗位标兵、服务之星的评比等举措,特色鲜明,效果显著,打造了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队伍。

  文化浸润 人和院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性。”十年来,学院坚持文化立院,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与“和谐干院”为目标,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体现自身特色的“干院精神”,以精神凝聚力量,用文化浸润心灵。

  干院文化是一种精神。通过深入开展“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学雷锋活动、主题党日活动、自己动手美化校园活动、民族知识竞赛、读书演讲比赛等,学院上下热爱学习、勤奋读书、比学赶超蔚然成风,“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敢于争先”的干院精神深入人心。

  干院文化是一种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多措并举服务群众,想方设法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原国家民委招待所待岗、退休职工等遗留问题的解决,对家庭遇到特殊困难职工的帮扶,支持鼓励职工在职进修学习,给遇到思想困惑员工疏导帮助……学院职工深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干院文化是一种氛围。学院注重文化熏陶,顺应干部职工文化生活需求,创造条件成立了男子足球队、篮球队、合唱团、舞蹈队和6个乐器爱好小组,充分利用各类重大纪念日和传统节日,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干部职工展示才华、提升素质提供了舞台,营造了协作互助、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

  花香、书香、墨香润泽心田;歌声、琴声、笑声洋溢校园。

  春华秋实 硕果满枝

  十年的辛勤耕耘,十年的励精图治,换来了办学能力的不断提升,换来了民族干教事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13年9月,学院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7期,培训各族各级干部31351人,近年各培训班学员满意度均在95%以上。学院以其独特的优势、鲜明的特色,成为了我国培养中高级民族干部的重要基地,提高民族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加油站,研讨民族问题与交流民族工作经验的平台,开展境外培训与交流合作的窗口。

  学院还面向社会,先后承办了中央统战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北京大学等部委和单位的各类培训班130多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目前,学院已被内蒙古、福建、云南、河北、广西、贵州、新疆等省区有关部门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

  时间是标注前进脚步的刻度。十年奋斗,倾注了干院人创业的激情;十年探索,凝聚了干院人顽强的精神;十年拼搏,承载了干院人无私的奉献。回望十年,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一张张面孔,一个个故事,这是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激情拼搏的印记,是干院人风雨兼程、携手共进的镌刻,更是民族干部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生动见证。

  时间更是催促奋进的战鼓。千舟竞发东风助,风顺潮涌正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以十周年庆典为契机,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围绕民族工作大局,立足自身实际,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推动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