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巴莫曲布嫫:大凉山飞出的鹰灵

日期:2013/11/01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字号:[ ]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学生贾晗

  一册《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展现出四季如春的凉山孕育的别致的文化,不同于满汉的波澜壮阔,而是另外一种神秘,温软,纯净。十万大山中生长的瑰丽宝藏被巴莫教授用娓娓道来的耐心展现得格外动人。是学者对民族文化的探研,更是彝族女儿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巴莫曲布嫫——凉山彝族文化孕育出的女儿,在少数民族文化日渐湮没于汉族文化的今天,毅然决然担负起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担。

  1978年,在得知安平(巴莫曲布嫫教授当时的汉名)被中央民族学院附中高中班(“文革”后首次恢复考试招生)录取后,父亲郑重地跟全家说:“二女子就要离开家乡了,最好把她户口上的汉名改回为彝族名字,让她始终牢记自己是彝人。”就这样,“安平”就在没多久后变成了“巴莫曲布嫫”。而当时年仅14岁的她,也未负父亲的殷切之心,不仅是以“巴莫曲布嫫”这一彝名,更是怀揣着一颗地道凉山彝族人的心,北上求学,与来自全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一起生活、学习,在西单小石虎胡同33号,度过了人生中难忘的三载光阴。

  巴莫并不是家里唯一一个在附中读书的人,她的阿普曲木中国和姑姑曲木阿呷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附中毕业生,后来她的阿普上了北京医学院,毕业后回到凉山成为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的胸外“第一把刀”;她的姑姑上了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天津大学任教,还培养了两个颇有出息的女儿。或许也正是因为在阿普和姑姑的影响之下,巴莫一开始就对附中怀着深厚的感情。

  春夏秋冬,三轮回,在附中的日子,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交流相处,并非仅仅让巴莫在学识上有了更多的进步,更多的,是让她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各个少数民族的悠远动人的文化,加之从小彝族文化对她的影响,如此浓浓的民族传承氛围让巴莫教授沉醉其中并为之奉献数十年光阴,让历史的洪流不把那些我们曾引以为傲的璀璨洗刷得惨白。

  巴莫教授是一个性情十分温和的人,但对于学术的追求却又格外坚定。几十年的研究奉献给了民族文化,使巴莫教授对于文化的归属感越来愈强。现在民族融合的大环境中,毫不避讳地说,少数民族的汉化越来越严重,各民族的习俗都在向汉族靠拢。很难得,在巴莫教授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无所畏惧的坚持,是一种对本民族特性的了解和传承,更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发扬。

  在当代,除却浮躁的外壳,我们的内里经常是空虚的。而与巴莫教授的交流,让人体会极多就是用文化传承对自我对内心的充实。民族文化的传承再加上民族融合文化的传承,辅以同窗友情交流独特文体悦纳宽容这些美好的元素,就形成了我们百年民大附中传承。

  “我是彝人,不会有墓穴。火将为我化形,我也会选择向右睡去,而我的左手不会再用来写作,或者翻书,而会在魂归的祖界捻纺羊毛,织纺那纯白的金史瓦拉(彝人的斗篷);我的骨烬将会藏之于山箐,埋在故土凉山的泥土里,如水底的贝壳一样静默,恪守着我真挚的爱,即使无人知晓。我是彝人,属于山,属于森林,不属于有蓝色滚边的大海,也不属于有绿色纱幔的平原。我会躺在泥土里,仰望天上为风和云歌吟过的星星。属于我的每一个日子都是一粒苏麻,而每一粒苏麻都会上升为星星,即使童话不复传说。”

  她是彝族的女儿,也是附中的孩子,曾经庇护于母亲的怀抱之下嘤嘤啼哭,如今她虔诚地将那些母亲给予她的流淌在血液里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传承并发扬,将一幅幅即将流逝的画面展现于世人眼前。

  也许你会忘了她是教授,是主任,是研究员,是会长,是主编,是专家……但请记住,她是彝人,是附中人。

  记住她,巴莫曲布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