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2025年5月26日 星期一

又是一年春好处

日期:2013/11/01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字号:[ ]

——采访胡达古拉校友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2级学生博尔琛

  天高云淡,春风似乎只一瞬间吹遍了内蒙古大草原,草场芳香的气息绽放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今年的春,似乎来的格外的早。

  我穿戴好一身干净的校服,一大早就来到了采访对象——原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长、原自治区妇联主席胡达古拉的家中。

  和蔼,亲切,见到老人家的第一面,便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小同志,你好啊。”老人家有着蒙古人特有的直爽与干练,还带着一种令人倍感亲切的革命味道,“真是辛苦你了,快请坐!”老人的热情让我原本还略带一丝拘束与忐忑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今天要谈些什么呢?”

  “今天,主要想听听您在当年学校时候的生活经历。”

  老人家露出一抹微笑,目光飘向远方。

  据老人家回忆,当年她入学的时候,只有十二岁。她出身于一个革命家庭,老父亲是一位参加五四运动的老革命前辈。正是怀着对北京的一种憧憬,对于附中的希冀,老人选择了来到这里(注:当时学校为中央民族学院附中)。在附中的生活,给老人留下了太多的回忆,现在想起来,当年的一幕幕场景仍然真实地浮现在眼前。

  学校当年还是在西单的石虎胡同,在革命的浪潮中,老人慢慢成长起来。每天的生活虽然比较艰苦,但是充满了乐趣。老人当年是学校很多社团的成员,在同学当中属于多才多艺的一位。现在回想起来,老人参加过很多文艺汇报演出,那一幕幕都好像仍停留在昨天一样。采访过程中,老人一直在感叹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美好的事情,终究只是停留在了记忆当中。

  老人还回忆道,她们当年晚上在天安门广场跑圈的活动。从东直门出去,跑到天安门广场,看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年轻的心中充满着对新时代的热情,她们代表着全国少数民族的杰出儿女,渴望着为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夏秋之际,学生们特别喜欢爬上校园内的一个枣树,欢乐的声音久久回荡在附中的校园。

  一转眼,就是几十年。

  老人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内蒙古,到大学任教,后来又调动到妇联任职,最后到统战部工作。

  老人不管身在何处,对附中始终抱有着浓厚的情谊,附中的一切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了老人的灵魂之中。十分敬佩老人这样传奇的人生,她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风风雨雨,但是这样在默默中为民族事业奉献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当我提出合影的请求时,老人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她非常认真地抹了抹头发,和我一起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临别时,老人一直把我送到门口,目送着我下楼。看着老人略显佝偻的身影,不免有些感慨,但是老人矍铄的精神却又让我振奋。

  采访结束,回家的途中,无意间地一瞥,似乎——内蒙古的春意,更加浓厚了。老人不管身在何处,对附中始终抱有着浓厚的情谊,附中的一切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了老人的灵魂之中。十分敬佩老人这样传奇的人生,她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风风雨雨,但是这样在默默中为民族事业奉献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当我提出合影的请求时,老人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她非常认真地抹了抹头发,和我一起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临别时,老人一直把我送到门口,目送着我下楼。看着老人略显佝偻的身影,不免有些感慨,但是老人矍铄的精神却又让我振奋。

  采访结束,回家的途中,无意间地一瞥,似乎——内蒙古的春意,更加浓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