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一生戎马,保国卫家

日期:2013/11/01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字号:[ ]

——校友乌嫩其访谈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2级学生博尔琛

  内蒙古的春意早已荡漾在葱茏的青城中,在弥漫着淡淡乳香的郊区小路上,我们采访组一行来到了呼和浩特市军政老干部离休中心。这里,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原自治区军区高级首长,乌嫩其爷爷的家中。

  似乎被进门时哨兵肃杀的气息震撼到了,我们小心翼翼地踱着步子在军区大院中行走着。大院中都是一幢幢独立的别墅小楼,披着上个世纪的风韵,几栋楼上面还挂着横幅。路旁栽着一排挺拔的杨树,另一边竖着几块宣传党中央精神的告示牌。路面平整洁净,没有一点杂屑。前方,一队哨兵步履昂扬地巡视着整个院子。

  我们的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在这里住着的都是一些赫赫功勋的革命老将军,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干部,又会抽出多少时间来接受我们这一群年轻高中生的采访呢?

  正想着,眼前走来了一个身着绿色棉袍军装的身影。步履虽已稍稍有些蹒跚,但是身形却依旧挺拔而矫健。远远地,就听见一个爽朗响亮的声音笑起来:“蒙藏学校的小校友!你们好哇!”

  我们慌忙迎上去,每个人都与老人亲切地握手,老人有些干枯的大手却十分有力。

  “快进来。”老人领着我们进了那栋略微陈旧,但是却异常干净的小别墅中。

  到了这时,我们紧绷的心情才放松下来,拿出纸笔,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

  老人回忆,他是在十一岁左右来到了学校。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一群少年从内蒙边疆奔赴北平求学。当时的民大附中还是蒙藏学校,校园坐落在现如今的西单石虎胡同。

  回想起当时求学的场景,老人唏嘘不已。那个时候学校的规模并不是很大,而且旧中国还处在内战之中,胜利的号角还没有吹响。老人在学校生活的条件比较艰苦,住的是大通铺,吃的是稀粥咸菜,每天的生活也总是异常单调。那个时候,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听前线发回来的战报,这也成了他们生活当中最令人兴奋与激动的事情了。

  建国以后,老人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学校学习。当时的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同志曾经来到学校,面对一群斗志昂扬的少年,向这些少数民族的优秀儿女发出了动员令,鼓励他们回到家乡参军,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保卫刚刚建立的新中国。

  就这样,老人成为了塞北的一只骑兵师的军人。从最基层干起,一步一步,凭借着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精神,老人先后参加过国庆阅兵式,担任过乌兰夫同志的秘书,担任过军区某部队的长官。老人一生的作风与经历,将“铁血军人”四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老人一辈子都在和军队打交道,骨子与灵魂中已经融铸了军人的一切作风。一言一行都透露出大将风范,就仿佛回到了当初睥睨千军万马的时代。

  老人怀念着过去,但是他说,他更珍惜眼前。许许多多他的老同志,老战友都已经离去了。但是他还想看着我们祖国的军队一天天强盛,看着我们的民族一天天富强!

  采访结束后,已经临近正午,我们婉拒了老人请共进午餐的好意,不想再过多打扰。老人一直把我们送到院门口,热情地挥手告别。

  采访组中的每个人都为老人的精神所感染,在春风里再次启程了。愿老人能够永远这样,看着母校,看着炽爱的军队,看着自己的祖国,一天天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