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赛希:红色记忆,军中成长

日期:2013/11/01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字号:[ ]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学生查泽洋

  “张才去,吴又来,街上死人无人埋!张才去,吴又来,前后唱的一台戏!”20世纪20年代,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中国的百姓正处在军阀混战的水深火热中难以脱离。中国的局势虽一片混沌,可仍有一群愿拯救百姓于劫难中的热血青年,他们就是中国早期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内蒙古青年革命领袖多松年便是其中之一。自从1927年夏,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全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之后,张家口的天空便始终被乌云笼盖,空气中弥漫着的紧张气息似乎与阴沉的天气一同预示着悲剧的降临。多松年在完成归绥的革命工作后,为了继续自己的革命事业,他离开了自己的故土,返回了处在奉系军阀白色恐怖之下的张家口。不幸的是,多松年一下火车,就落入了敌人的魔掌。在奉系军阀炼狱般的折磨下,多松年作为蒙古族人民的英雄儿子,受尽酷刑,至死不屈,严刑拷打中不肯供出一人。1927年8月的一天,他被气急败坏的奉系高维岳当局用5根一尺长的大铁钉活活钉死在张家口大境门城墙上。年仅22岁。

  在多松年遇难的10个月后,也就是1928年6月,多松年的遗腹子——赛希,在绥远麻花板村出生。就这样,赛希自小便失去了父亲,与无依无靠的母亲云兰兰和姐姐云玉英相依为命。3岁时,难以维持生计的母亲带着他和姐姐投靠娘家,却被拒之门外。无法得到娘家的理解和支持,这个孤苦伶仃的家庭从此的生活便更加艰辛。

  虽然几十年都已匆匆而逝,但每当回忆起那段艰苦的童年岁月,赛希老人仍忍不住哽咽,泪水情不自禁涌出眼眶。“那时的生活,用母亲的话来形容,就是‘泪拌饭,饭拌泪’”,抽噎中,老人向我们叙述。童年艰辛的生活并未将父亲的影响洗刷掉,艰苦的经历坚定了赛希老人像父亲一样永远献身于革命事业的信念。自幼,老人便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积极进取,小学时,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在漫长的求学道路中,他一如既往的坚持着,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在1947年考入了父亲多松年的母校——蒙藏学校(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前身),从此开始了在附中2年多的学习生涯。

  20世纪40年代的民大附中仍位于北京西单石虎胡同,当时全校学生只有大约200人,虽然学校的规模并不大,但是已经迈出了民族融合的第一步。作为蒙藏学校,附中不仅招收了蒙族和藏族的学生,还有四五十名汉族学生。赛希就是在这里感受到了多样文化相互的碰撞和交融。在附中学习的时期,赛希时刻铭记着自己身上的责任,将学习放在首位,为自己的未来不断地奋斗。英语在当时是个冷门生僻的科目,但他丝毫没有忽略其重要性。赛希用自己的刻苦和执着,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作文也很出色,经常是老师点评的范文之一。在附中度过的时光让赛希获益匪浅,两年多的学习既让他得以在求学的道路上前进,又满足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让他得到了历练、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身的能力。除了优异的成绩,更加可贵的是赛希高尚的品德。赛希是公费上学,离家万里,孤身一人,生活虽然孤苦,但他从未想过利用公费为自己谋私利,年纪虽小,心里却始终装着远在家乡的家人。为了节约生活费,他只吃索然无味的窝窝头,将省下来的钱一分一分地积攒着。当一个学期的艰苦生活结束时,赛希激动地踏上了回家的火车,他毕竟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啊,怎能不想家。怀中揣着的几块钱带着身体的温度,希冀的眼眸始终注视着窗外,心中不停地算计着爷爷的鞋号。在火车途经的站口,他双手紧紧攥着钱,跑下了车,到路边贩卖商品的小摊精挑细选了一双千层底的棉鞋。不仅如此,他还为爷爷买了当地的特色烧鸡和一壶煮酒。看似简单的礼物,却花费了几个月来的积蓄,其中蕴含的是作为孙子对长辈的拳拳孝心。他的孝顺不仅是家人的骄傲,更是他高尚品质的闪光点。而这种充满孝心的行为,与老人自小的经历有关,更是与附中的培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结束了在蒙藏学校的求学经历后,1949年3月,赛希应招入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军队中的一员。从此,他开始了在乌兰浩特市军政学校的学习生涯,也开启了他在军队27年的宣传教育工作。从军期间,他在军队中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内蒙古军区政治部做宣传理论工作期间,为落实毛主席所指出的“我们党内有不少干部分不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修正主义,应该在全党掀起一个认真读马列著作的高潮”的重要指示,身为内蒙古军区政治部宣传处任副处长,塞希担任起了传播马列著作的大任。作为8期师团干部读书班的主讲师,他带领700多名团级以上干部逐字逐句逐段理解6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赛希老人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刻苦钻研的精神、独到精辟的观点,结合他自身的人生经历,对著作中的每一句话都深度剖析、精读理解。这种详尽又精炼的演讲受到了全军战士的喜爱,成功地掀起了读马列主义著作的狂潮,对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也做出了大贡献。赛希老人骄傲地说“通过这8期读书班,教学相长,不但参加学习的干部理论水平大有提高,我自己同样受益匪浅。”

  结束了自己的军队生涯,赛老回到了故乡——呼和浩特,开始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在呼和浩特市市委工作期间,他担任了市委落办主任,妥善地解决了三大冤假错案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铺路。除此之外,他还关心当今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向市委提出办民族干部学校的申请,成功地为呼市建设培养了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群众这样评价赛老:“他在部队是位称职的首长,在地方是位合格的父母官,在机关是位有远见有魄力的领导。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无论在什么位置,都时时刻刻、时时处处为党的事业、为人们的事业操劳,并做出了贡献”。百姓对赛希老人的崇敬和爱戴之情由此可见一斑。他离休后,又于1993年,出任了内蒙古林浩石墨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上任一年多便使企业扭亏增盈,继续为内蒙古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赛希老人年老心不老,他虽已离休,却时时关注着新一代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1990年初,学习了多松年烈士事迹的大境门小学学生寄信给他,而接到信的赛希老人激动得一夜未合眼。6月,学校正式成立“多松年中队”。他特地从呼和浩特赶到河北,为第一期“多松年中队”授旗。1992年,赛希被聘为大境门小学名誉校长,此后又多次参加该校演讲等诸多活动,为孩子的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赛老对于带给他谆谆教诲的附中更是难以忘怀,除了铭记附中的师生之谊、同学之情、少年之梦、培育之恩外,老人更高度赞誉附中是“青少年时的乐园,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有知的桥梁”。赛老诚恳地说“民大附中作为一所普通中学,能在首都立足百年实属不易。个人认为原因有三:其一,学校有光荣历史,在20年代培养了内蒙古最早的革命集体、一代英豪,为内蒙成为最先接近党的自治区做出了贡献;其二,中央重视学校的发展,毛主席‘蒙藏学校万岁’的批示和解放以后从中央派去接手管理学校的军代表,为学校成长创造了条件;其三,学校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人才,为中国全面建设出了力。总之,民大附中百年之路有不少可取的经验。附中作为面向全国的多民族学校,水平高,历史悠久,是一棵不老不朽的大枣树,结下了宝贵、可贵、成功的果实。我的家族中连续四代都和附中有着不解之缘,我们是在民大附中完成了对上一辈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而我的人生的充实、丰富,都与蒙藏学校的培养割舍不开。作为学校曾经的一员,我祝愿母校这颗大枣树结出的果实一年比一年多,更加兴旺也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