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革”期间改为北京市第一六零中学 教育之旗永远高举 日期:2013/10/30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字号:[ 大 中 小 ] 1967年,致力于民族教育、热爱民族教育的附中几位教师给中央民院、中央民委、统战部等写报告,进而向中央文革小组写报告,请求准许学校招收各地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用意虽好、暂难实施的建议,惹怒了不可一世的江青,江青怒不可遏,狠狠批评。当时北京市委某负责人把中央民族学院军宣队负责人李力、附中军宣队工宣队负责人王金铭、革委会负责人王明召到市委,传达了江青的批评。 至此,招各地少数民族学生已不可能,附中必须就近招生。为了有学生可教,为了教育之旗不倒,从学校领导到所有教职工,都顺应了这一改变。 1968年,经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文教组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军管小组协调,附中招收北京市学生。学生就近入学,主要是学校附近几个小学的学生整班升入。有的小学教师随之进入附中。 1969年,遵照北京市委发出的将各高等院校的附属中小学改为北京市的普通中小学的通知,北京市革委会和中央民委下达文件,附中改由北京市接办,由西城区教育局领导。校名不变。 1972年,要改变名不副实的单位的名称,把大学附中、女子中学都按数字排列。因排列100以内已有老校,新改的校名都排在100以上。我校改名为北京市第一六〇中学。 “只要我有这块地,我就要耕耘。” “只求耕耘,不问收获。” 这是附中教职工经久不变的信念。大家仍发扬老附中精神,教师都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在当时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仍然坚持正常的教学,使学生学有所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