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重要活动 > 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 专家评语 专家评论《寻找海力布》 日期:2016/08/18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大 中 小 ] 《寻找海力布》讲述了小英雄海力布舍生取义勇救草原人民的故事。这个由蒙古族传说改编的音乐神话剧,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观看此剧后,许多专家发出了感慨。 徐晓钟 原中央戏剧学院院长、教育家、导演、国家大剧院戏剧艺术总监 天津儿童艺术剧团是我非常尊敬并且非常有感情的一个剧团。今天这一台《寻找海力布》,的的确确非常精彩。我不知道这部剧的导演还有整个参与舞台创作的人们花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劳动。从故事的基本内涵到舞台呈现,导演的构思以及整个舞台上的布景和演员的歌舞、表演都非常好。这部戏应该多演,这样的好戏必须要多演!我希望《寻找海力布》走得更远,它一定能走得更远。我也希望天津儿艺坚持这样的戏剧方向以及对戏剧的严谨态度。 罗锦麟 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导演、教育家、博士生导师 《寻找海力布》是天津儿艺2015年6月首演的音乐神话剧,一年多来多次演出,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导演马路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一位优秀校友,他为此剧付出了全部精力。《寻找海力布》是难得的老少咸宜的好戏,所有参加演出的人员都满怀激情,认真对待舞台上的每一个细节,让观众充分感受到戏剧人热爱戏剧、热爱观众的一片深情。 我们在观演时尽享舞蹈、歌唱、人偶同台、人偶互变的盛宴,剧中人戏、偶戏尽显特色。灯光、布景、服装、音乐美不胜收,思想性、艺术性、可视性、综合性都在上乘。感谢创作者们的奉献! 刘立滨 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导演 音乐神话剧《寻找海力布》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效果呈现很有情趣,体现了戏剧的完整性。主要角色性格鲜明,其他角色配合有机。戏很不错,大家也很不容易。若剧本再丰富些、表演再自然些会更有利于整体演出效果。 廖向红 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导演、博士生导师 神话音乐剧《寻找海力布》演出非常精彩!故事跌宕起伏,有内涵、有立意。以一贯的追求人偶同台的方式,以载歌载舞的样式,给予儿童剧好看、好玩的舞台体现。歌唱、舞蹈、音乐剧元素的加入,让这个戏更加丰富多彩。 演员表演精彩,青春朝气、活力四射,有一定的艺术技巧展现。另外,若舞台更诗化、更浪漫、更有童话感,那么这台戏会更精彩、更完整。 冯俐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编剧 《寻找海力布》显然是全体创作者的倾心之作。舞台呈现的最大亮点、最大特色,应该是各种木偶的使用。 一种木偶使用得很传统:在遮挡了下半截的“天幕”上,一会儿是牛羊成群、牧羊犬奔跑、蝴蝶翻飞的大草原,一会儿是五彩缤纷的鱼儿、海马游走的海底龙宫,一会儿又成了魔王仙草所在的悬崖。过去通常用画幕,现在通常用多媒体完成的背景,在这部剧中全都用传统会动的木偶完成了。 一种木偶使用得很影视:比如海力布要去盗仙草,演员往后一跑,木偶海力布就出现在崖头。海力布爬得越高,木偶变得越小。龙王亦是如此,从舞台上两人操纵的大龙飞入“天幕”,越飞越远,越飞越小。剧中运用大小不同的木偶人物,强调运动中的透视变化,妙趣横生。 一种木偶使用得很自信、随性、恣肆:比如海底龙宫的虾兵蟹将、各种动物朋友,居然就是演员手里举着的毛绒玩具! 马路导演近年一直在研究木偶,果然处处见其匠心!相对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舞台手段而言,剧中刻意地以不同的木偶代之,自有一种带有传统体温的质朴。 章抗美 原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 首先要祝贺创作团队为丰富当代舞台面貌所作的新尝试。我觉得该剧立意鲜明,也非常感人。我想,《寻找海力布》的演出在各地一定会受到欢迎,特别是孩子们一定会喜欢。剧中把常见的木偶技艺(近大远小、黑挡板等)与当众操控的技艺揉合在一个演出中,也是有益的尝试。 李宝群 总政话剧团著名编剧 看了神话音乐剧《寻找海力布》后,我非常震惊。编剧、导演、舞美、演员都有着精彩的表现,导演的二度创作令人惊叹,突出展现了另一种风格的儿童剧。观念与形态别具一格,另类、新颖。人偶结合情感丰富,给人偶注入了无尽的生命力。音乐剧元素的加入,又创造了既不同于音乐剧又不同于常规儿童剧的戏剧样式,很有新意! 略显不足的是海力布这个人物过于完美。若让这个人物既聪明又淘气,既真诚又伟大,才会显得海力布这个人物圆润饱满! 姜志涛 《中国戏剧》杂志社原主编,戏剧评论家 这台戏很有特点,很有观赏性,有些处理别具匠心,出人意料。海力布与牧羊犬惜别那段戏非常感人,我这个花甲的老头都被整出眼泪来了。演员也很棒,表演和歌唱都很出色。总之,我感觉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儿童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