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
 

让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大放异彩

日期:2016/08/11  来源:文化宣传司  字号:[ ]

海南省副省长 符桂花

  宝岛海南,不仅物产丰饶,风光秀丽,而且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海南黎族、苗族、回族人民,在创造自己光辉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本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从而形成海南文化艺术资源丰富而独特。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海南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尤其是海南少数民族歌舞艺术,已成为海南各族人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在全国乃至世界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黎族舞蹈《三月三》、《草笠舞》、《喜送粮》、《摸螺》、《种山兰的女人》,海南人偶剧《鹿回头》、黎族歌舞诗《达达瑟》、大型黎族舞剧《五朵红云》、《甘工鸟》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剧(节)目,堪称海南民族艺术创作上的重大收获,在我国56个民族的艺术长河中,像一朵朵欢跃飞溅的小浪花,在阳光下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金秋时节喜逢盛会。在今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舞台上,海南代表团将献上一台大型民族舞剧《黄道婆》。她带着海南文艺工作者的喜悦,带着海南800多万各族人民的深情厚意,为首都观众和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演绎一首穿越历史时空的“民族团结,携手传播先进文化”的颂歌。

  一、党的文艺方针,是发展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生命线

  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特别要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这是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就提出“文化艺术工作者要下去,作品要上来”的要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我们进一步强调,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深入生活,向民间学习,用艺术家独特的眼光,发现海南民族民间艺术闪光的东西,为创作积累丰厚的素材,不断创造出崭新的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艺术。

  在实践上,各级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安排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入到黎苗族聚居的市县、乡镇农村进行采风,并建立了联系点,为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提供了条件。上世纪50年代初,以陈翘为代表的海南第一代艺术家先后深入了本岛东方县(今东方市)江边乡、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今五指山市)番茅乡、崖县(今三亚市)田独乡等黎族同胞聚居村寨,足迹踏遍海南黎乡的山山水水。纯朴的自然风光,迷人的黎族歌舞深深地吸引了艺术家。陈翘选东方江边乡作为她的第一生活点,后又选了通什番茅村为第二个生活基地,而且都分别在这两个点上一住就是三年五载,与黎胞妇女同吃、同住、同劳动。艺术钟情有心人,生活回报求索者。在东方江边乡,黎族青年男女在农历三月初三夜一双双、一对对谈情说爱的动人情景,触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在五指山下,黎族妇女挥动草笠往头上戴;收获季节金谷登场,黎族群众扬场、装粮、送粮的愉快劳动……无一不被艺术家敏锐的眼光所捕捉,于是黎族舞蹈《三月三》、《草笠舞》、《喜送粮》、《半边裙》、《摸螺》等一批取材于黎族民间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舞台精品,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相继推出。其中,舞蹈《三月三》、《草笠舞》分别参加19571959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会,荣获银质奖和金质奖,舞蹈《喜送粮》由总政歌舞团排演,并带到国外进行文化交流。一时间,黎族舞蹈一度成为海南、广东乃至全国文艺界谈论的热门话题。几乎在同一时期内,海南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与创作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由黎族著名歌手王不大演唱的《叫侬唱歌侬就唱》、《五指山上五条河》、《毛主席来过五指山》,以及汉族作曲家谢文经创作的《久久不见久久见》,陈光洲创作的《解放军来到咱黎村》、《五指山的红云连着天安门》等一大批黎族歌曲,广为流传,从五指山唱到北京城。

  遵循党的文艺方针,紧跟时代的节拍,立足海南本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获得长足进步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海南建省以来,省委、省政府在致力于发展海南特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的同时,把发展文化艺术事业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等,都纳入了规划,并逐年加大投入。尤其是在发展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的民族艺术、舞台艺术曾有过骄人的业绩,但就总体来看,海南在全国艺术大舞台上的形象还显得单薄。作为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省份,如何进一步开发海南的文化艺术资源?如何缩小海南与全国文化艺术上的差距、如何弘扬民族艺术、如何通过文化艺术塑造海南新形象等等,这不仅是海南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同时也是我们海南各级党委和政府予以关注的问题。

  正是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提出发展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一要抓重点题材和重点剧目,二要借助载体进一步弘扬优秀民族艺术”的工作思路。引着这个思路,1998年,在国家文化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兄弟省市大力协助下,海南文艺工作者从深入生活到创作、排演,历时一年半,将一个简短而美丽的黎族民间传说编演成一台海南人偶剧《鹿回头》,赋予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民族精神,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剧于1999年晋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2000年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大奖”和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黎族歌舞诗《达达瑟》是续《鹿回头》之后又一次挖掘和精心创作重点剧目。该剧展示了黎族同胞开天辟地、春稼秋樯、冬狩夏猎、生息于斯、繁衍于世的民族精神,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魅力征服了观众。《达》剧在2001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包揽了创作、表演、舞美设计三大金奖。次年获文化部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编导奖”。

  借助载体,为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提供舞台。一年一度的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是海南省少数民族的文化盛会。每年在五指山市主会场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山歌对唱、民族舞蹈表演、民族体育竞技表演、篝火晚会等文娱活动盛况空前,是一次民族民间艺术的大展演。2006年海南首届乡土文化节上,黎苗歌舞、黎族传统乐器叮咚、鼻萧、吹树叶等纷纷登场亮相,让人们尽情欣赏海南民族乡土文化盛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从民族民俗、服饰、建筑风格、音乐舞蹈以及民族饮食等方面,全方位挖掘、保护和弘扬黎苗族文化,创办了一年一度的“嬉水节”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各项文艺演出活动热闹非凡。台湾民间歌舞艺术团远道而来,为“嬉水节”献上了富有台湾少数民族特色的节目,同庆“嬉水节”,共话同胞情。

  二、继承与创新,实现海南民族艺术新突破

  任何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离开传统文化的根,我们的文化艺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总是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因此,继承与创新就成为文化艺术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海南艺术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崭新的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艺术,积累了有益、丰富的经验。

  题材选择与深度开发。在海南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归结到一点,就是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如何在这些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里发掘与创造,既体现时代精神,又不失之海南本土民族的特质,从而赋予它不同凡响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这方面,如果说海南人偶剧《鹿回头》的成功创作和演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的话,那么新编大型民族歌舞剧《黄道婆》的创作与上演,无论是选题还是深层次的开发,尤其是在主旨意蕴上,都较之前进了一大步。《鹿》剧选择的是海南黎族民间传说《鹿回头的传说》人鹿相恋的爱情故事,它的成功在于爱情主题的升华。而《黄》剧编排了南宋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少年流落海南崖州(今三亚市),向当地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并不断进行改造和革新,后将纺织技术带回中原,广为普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及世界纺织技术的发展与革新。该剧以史诗般的传奇色彩,颂扬了中国古代史上女纺织家黄道婆平凡、伟大和崇高的一生,普写了一曲“民族团结,携手传播先进科技文化”的颂歌。人物鲜明,主题重大,时代感强。

  地方民族特色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体现海南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同时借助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做到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是海南民族舞台艺术实现新的突破的一条成功经验。海南人偶剧《鹿回头》、黎族歌舞诗《达达瑟》证明了这一点。前者运用了民族化、浪漫主义大写意的手法,并借用神话、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的表现方式,将一个美丽的黎族民间传说演绎成一台融海南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木偶、服饰和现代声、光、电为一体的大型舞台剧目。该剧大胆地采用了人偶同台、人偶同演、大舞台、大空间的艺术形式,是对海南人偶戏进行革新的一个成果,同时也使流传千年的海南黎族民间传说《鹿回头的传说》有了一个生动的载体。后者《达》剧则以诗情画意般的场面设计,贯穿始终的优美黎族山歌和热烈欢快的黎族舞蹈,别开生面,创意不凡,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型民族歌舞剧《黄道婆》,在突出体现海南鲜明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倾心于极具震撼力的现代视听表现手法,二者结合,全新彰显了祖国最南端唯一的中国黎族古老纺织技术的博大与神奇。这是海南民族舞台艺术创作的新突破。我相信,《黄》剧此次晋京会演,不仅让全国观众对海南舞台艺术有一个新的认识,对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有一个新的了解,同时也坚定了我们文化艺术工作者对发展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信心。

  三、民族艺术走出去,展示海南文化风采

  民族艺术走出去,这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普遍经验。走出去有两个层次:一是走向全国,参与全国各民族的艺术活动和商演活动。二是走向世界,参与境外或国外的国际性文化交流。近年来,海南实施“艺术过海”工程,我省的一些少数民族文艺表演团体先后走出山门,跨过琼州海峡,挺进中原,或交流演出,或商演,所到之处,海南少数民族歌舞特别是多姿多彩的黎族歌舞,吸引了外界的眼球,倾倒了外省的观众。而海南少数民族艺术表演团体的艺术价值,也在兄弟民族的赞赏之中得到体现。2002年春季,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达达瑟(黎语,即美好的意思)·海南的问候”经济文化交流代表团,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大城市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黎族歌舞诗《达达瑟》剧组主创人员和全体演职员随代表团,在京、津、沪、粤进行巡回演出,并举行座谈会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四地文化专家、学者和观众代表对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给予高度评价,并对《达》剧巡回演出成功表示祝贺。文化是形象。在《达》剧巡演的一片热评声中,较好地宣传了海南的民族文化,树立了海南崭新的形象。

  实施“艺术过海”工程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这些年来,海南少数民族艺术代表团走出国门,带着本民族精彩的歌舞节目,先后在港澳台地区、东南亚一带及世界一些国家进行艺术交流活动。黎族《打柴舞》、《三月三》、《叫侬唱歌侬就唱》、《久久不见久久见》等一批优秀传统歌舞节目,先后应邀到法国、印度、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土耳其、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表演,被誉为“海南五指山艺术之花”。随着文化出访的逐年增多,艺术品种也由原来的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扩展到服饰、民族民间风俗以及民族工艺美术等,成为海南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艺术品种。与此同时,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工作者通过出访,不仅在文化艺术交流中施展了自己的艺术才华,显示中华民族的文化风采,而且通过互相交流,也了解了当代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看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潮流,丰富了信息和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找到了与当代艺术同步前进的途径。

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