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
 

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日期:2016/08/11  来源:文化宣传司  字号:[ ]

  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构成了当今世界的格局。以文化为主体的软实力,在国际交往中、世界综合实力激烈竞争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巨大而长效的作用日益突显,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不同的文化是由不同的民族所创造、发展,是民族群体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生产、生活的劳动与智慧的历史积淀。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在日趋现代化、模式化生活的今天,探索先祖们生活式样、历程、反朴归真已成为人们渴望的精神追求。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从未中断文化传统、一直绵延发展至今的古老而灿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由中国56个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创造,相互交流,不断凝聚而成。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丰姿多彩。既呈现出中华民族整体的共性,又展现不同区域的地方风格。中华民族文化的世代传承,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的基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民族与民族之间互助、互学,勤劳勇敢、艰苦朴素,追求真善美,反对压迫与剥削,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等理念、品格和精神,无不融化·,存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

  贵州多山,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7%,武陵山、苗岭、乌蒙山、大娄山等群山漫布省内各地。北属长江流域,南属珠江流域,乌山、清水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等诸多的河流北向、东向或南向婉延于群山之间。贵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垣雨量充沛,高山河任人唯亲是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其中73%属于岩溶地貌。岩溶地貌面积之大居全国之冠。

  贵州高原自古就是我国民族南来北进西出东入穿插交往、集结、融化的一大走廊。民族成份多,共有49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羌族等18个民族。50%一98%人口分布在贵州的民族有苗、布依、侗、水、仡佬等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00余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7.8%。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各民族在雄奇、秀丽的贵州高原上,以大范围杂居,小范围聚居,呈山上、山腰、山下的立体分布形式。各族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的同时,由于受着高山深谷的阻隔,存在着相对的封闭、半封闭性,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文化式样的差异。众多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在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从而孕育出古朴、丰厚、独特而神奇的贵州民族文化。苗寨的吊脚楼、侗寨的鼓楼、布依族和屯堡人(汉族)的石板房;苗族的服饰、银饰,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彝文、水书;;水族、瑶族苗族、布依族的铜鼓舞;仡佬族,苗族的芦笙舞、迁徙舞,仡佬族的踩堂舞;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彝族的“撮泰吉”、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的傩戏,屯堡人、布依族、仡佬族的地戏,侗戏、布依戏、及布依族的八音唱座;苗族的鼓脏节、吃姊妹饭节、龙舟节、“四月八”、苗年,仡佬族的三月祭山、吃新节,水族的端节、卯节,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彝族的火把节、彝年等等,都独具民族特色,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外经济交流、发展为主的同时,文化的交流、发展亦相伴兴起。在国家对民族文化统一部署、大力推动的宏观背景下,贵州省委、省政府对贵州民族文化认识提升、重视度加强,组织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财力,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贵州民族文化逐步展现于国内外。1979年以明代彝族女土司奢香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忍辱负重的历史题材编写而成的黔剧《奢香夫人》,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9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后受国家民委委托赴西北5省巡回演出,意义深远。八十年代以后,相继应邀组织贵州民间蜡染、编织、挑花、陶器、银饰等300余件工艺晶赴丹麦、芬兰、德国展出及苗族刺绣、蜡染、少数民族服饰于日本东京、大阪等6城市展出,“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展”赴香港展出蜡染、地戏面具工艺晶200余件,黔东南侗族女声合唱团及屯堡地戏参加法国巴黎第15届秋季艺术节,赴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3国举办的第一届奥地利克拉根福国际民间艺术节,演出汉、苗、侗、水、回、仡佬等民族的民间歌舞,中国贵州民族艺术团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于法国、西班牙、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国演出达70余场,贵州民族歌舞团多次代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团出访加拿大、美国、法国、波兰等到国,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这些展演无不赢得海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誉。1996年中挪两国合作于贵州六枝梭嘎苗寨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今年6月,在省会贵阳举办“贵州生态博物馆建成暨国际学术论坛”,出席的有挪威、南非、英国、意大利、法国、巴西、澳大利亚、瑞典、韩国、越南、印尼、菲律宾等国代表44人。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后我们深受鼓舞,根据地理特色及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确定以“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民族旅游业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长假期间拥入我省各景点、景区旅游、观光的海内外游客与年递增。既激活各级领导及各族干部群众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重视,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于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单元、血缘为纽带、社区为范围、农时为转移、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群体性、社会性文化。其内容与形式为各族群众喜爱、遵循,起到协调入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成为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依托与动力为人类历史的进程留存着深刻、生动的静态或动态的技能及智慧的活态记印,给人以激励、景仰与启迪。在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期内,各民族群众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思想提高,其成效是巨大空前的。民族传统文化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经受着异常严重的考验。也是无庸讳言的客观事实。民族传统文化社会基础在动摇、瓦解中,短期内又难找到向工业社会、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与移植厂各族老人日渐故去,中青年人大量走出山区拥入城市、内地及东南沿海打工。靠言传身教世代传承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链濒临断裂的巨大威胁。加之,随着开放的扩大,中西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西方文化以强劲之姿迅猛地进入我国,又借助日渐普及的大众传媒将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传播到广大民族地区,给各族青少年深广影响,拓宽视野、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但一些不适宜我国国情和民族实际的思想行为有的不加区别地一味效法、模仿,冲淡对自己传统文化热爱、敬重之情。民族传统文化受到普遍剧烈的冲击,在急剧地淡化、消失中。在一些民族青少年中,己不懂或不用民族语言,不穿或少穿民族服饰,不会或不全会民族传统工艺,不会或不喜爱民族歌舞,不参加或少参加民族传统节日、集会。民族特有的伦理观念、礼仪、习俗、技艺等己知之不多或全然无知。至于民族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更认为距离现实生活过于遥远、无关而置於脑后民族文化是民族内认同,族外识别的标志。是民族内部联系、凝聚的纽带,外部交往对话的基础和桥梁,民族文化的淡化,必将造成民族形象的模糊,民族文化的消失,必将导致民族的消亡。民族文化淡化或消失,必将带来民族生存、国家生存安全方面的危机。民族形象的鲜明、民族精神的振奋则必将促进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民族文化亚非天然生成、一蹴而就的,它是民族群体在其争取生存和发展的历程中世世代代尝试、选择、实践、积累的遗存。适宜、有利于生存、发展者即予以确认而世代照样传承,反之则拾窠。故民族文化自身就具有历时性、动态性、创造性。而民族文化又具有保守、顽固的特性即惯性,若无重大的环境变化、社会变迁,或外来力量的冲击,是极难发生变异的。民族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她是原始社会末期在氏族、部落基础上发展而成。现今民族的文化都历经了千百年或数千年的不断生成、积累,有的纵使仍含有原始文化成份,但仅止个别,决非主体,更非整体,故不当称为“原生态文化”,而应以“传统文化”称呼为宜。民族文化的活力在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创新。创新主要在于,一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时俱进;一是自主地、有选择地吸纳世界各族的优秀文化,将之化为本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份。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灵魂。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与前提。既弘扬传统,又不断创新方显民族文化本色,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不是现代文化取代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指出,“要把历史遗存看作人类共同的遗产,认识到为后代保护他们,亚将他们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共同责任”。1976年通过的《内罗毕宪章》指出,“整个世界在扩展或现代化的借口之下,拆设和不合理不适当重建工程正在给历史遗存带来的损害”。鉴于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民族文化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中央成立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制定了以17年的时间对民族文化实施保护的战略规划,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保护方针。我省相应成立子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经省人大於2003年元月1日公布正式施行,并迎来了文化部首次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工程会议在贵阳的召开。在制定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纲要》(2005年--2020年)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工作,以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人民群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主人翁,宣传、组织、激发各族广大干部群众热爱、敬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与激情是民族文化能于真正得到保护与弘扬有效、有力而不容忽视、不可取代的根本途径。

  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国际竞争中异常急烈。民族凝聚力不仅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而且是综合国力的基础与核心。民族凝聚力的根基、依托则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现实依据、理念的支撑。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促进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重大的现实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新时期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职责、时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