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
 

追求民族文化个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日期:2016/08/11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访吉林省代表团团长、吉林省副省长李斌

本刊记者  周芳 

  9月13日、14日,吉林省代表团的歌舞《千年阿里郎》将在世纪剧院演出。吉林省代表团团长、吉林省副省长李斌告诉记者,《千年阿里郎》是一台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歌舞团新创作的歌舞诗,是一台展现朝鲜族历史、歌唱朝鲜族新生活、畅想新千年的大型歌舞节目,它尽情展示了延边州朝鲜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

  据李斌介绍,吉林省是多民族边疆省份,全省有48个少数民族成分,主要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传承方式、民族生活习俗、民族艺术内涵、民族心理特质、民族宗教信仰等等,这些内化为各自民族个性与民族气质的基本要素,通过不同的服饰、歌舞、建筑、风情等外在表现形式展示出来,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格。尽管这些民族各自有不同的文化特点,他们却能在吉林这块土壤上和谐共生,凸现了个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吉林民族文化特色。

  李斌说,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工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从吉林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各方面的投入,使全省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得以长足发展。

  吉林省非常重视文化载体建设。在自治州和自治县都设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文艺创作、文物保护等专门机构和专业文艺团体。以边境文化长廊、朝鲜族艺术馆、满族博物馆、蒙古族草原文化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设施初具规模,全省基本形成了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场、体育场、电视差转台等比较完备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网络体系。李斌介绍说,吉林省投资近千万元建设的伊通满族博物馆是全国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的满族博物馆;投资近百万元建设的查干花草原文化馆,成为弘扬蒙古族文化艺术的基地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并被国家民委确定为民族文化工作联系点。吉林省民族地区普遍建立了自己的广播系统,民族自治地方还有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报的广播、电视。

  吉林还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收集、整理。2002年以来,吉林省累计投入70万元,实施了对满族说部和蒙古族马头琴的整理和保护工作,使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同时,对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乡镇进行了重点扶持,延边州先后涌现出“象帽舞之乡”、“朝鲜族民俗活动乡”、“洞箫之乡”、“长鼓舞之乡”等乡镇,这些乡镇在发展朝鲜族民间文化方面发挥了龙头作用。

  吉林省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与实践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谈及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时,李斌说,吉林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使吉林民族文化走出吉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最关键的是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管理、创作、表演、研究人才队伍。要通过加强艺术院校的建设,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育民族文化人才,壮大基层文化队伍,特别是要培养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民间文化艺术传人等特殊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李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