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
 

大气磅礴 悲壮感奋——评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

日期:2016/09/12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壮剧《冯子材》演出现场。 胡科摄

  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以其恢宏、精彩、感人的艺术呈现,引来各方喝彩。纵观全剧,我认为它最值得称赞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大气磅礴,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该剧以1885年镇南关大捷为题材,歌颂了清朝名将冯子材与中国军民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编导者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壮剧的创作题材,在舞台上进行了成功的艺术演绎与历史再现。

  在故事情节上,它不但对当时国家积贫积弱的时代背景进行了交代、对从镇南关失守到法军被打败的战争过程展开了全景描绘,还对一系列历史细节作出了特写聚焦,可谓点面结合。此外,编导者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情节虚构和故事补充,做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从而使这部历史剧内容丰富、故事曲折、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在人物形象上,编导者将冯子材、张之洞、苏元春、潘鼎新等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形象树立于舞台,表现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各种行为与心理,凸显作品的深度与内涵。编导者选择具有大背景、大人物、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也使得《冯子材》的思想内容具有大气的魅力。

  这部剧主要的舞台空间为城墙,并且贯穿首尾。这种突出“墙”这一意象的设计,既使舞台层次错落而富于变化,又将序曲和尾声中黄遵宪的《冯将军歌》的诗意具象化,同时还寓意着中国军民及英灵构成了保卫祖国的坚固长墙之深刻涵义,为结尾的高潮提供了思想感情升华的平台。此外,导演还十分注重广西地方特色的舞台呈现,本土特色鲜明。

  二是悲壮感奋,表现了中国军民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精神气概。这部剧通过冯子材一家忠烈精忠报国、青凤与九命猫抛弃前嫌携手抗敌、苏元春等官兵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等情节,重点表现了中国军民抗法的光辉形象和感人事迹,并以此赞美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可以说,《冯子材》是一出“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官民同心,聚歼法军”的爱国主义大戏。

  这部剧在艺术上不局限于描绘镇南关大捷这一历史事件,而是通过人物形象与剧情发展表现编者更高层次的美学追求,那就是以互映的情感基调,创造崇高的美学效果,直击观众的内心深处,进而使他们产生悲壮感奋的情感共鸣。也正是剧中人物铁骨柔肠的情感基调深深地感动了观众。

  壮烈与柔情这两种情感基调互相映衬,彼此作用,并在结尾时融为一体。它们一方面成为了审美的催泪弹,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戏剧的质感,创造出张力十足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