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
 

光耀世界的草原文化传奇——简评大型民族舞剧《马可·波罗传奇》

日期:2016/09/12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由北京天创文化集团与呼和浩特市民族演艺集团共同创编演出的大型民族舞剧《马可·波罗传奇》,以8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历经艰辛,跋涉万里,经蒙古草原抵达元大都并游历华夏大江南北的历史故事为背景,通过马可·波罗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元朝的繁盛、博大、包容、开放与和谐。

这部舞剧集音乐、舞蹈,特别是蒙古族长调呼麦于一体,又融合杂技、魔术特技等艺术形式,巧妙运用新媒体影像技术手段,使剧目更具想象力,舞台效果更震撼。扣人心弦的剧情与精美绝伦的表演,表达了人类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剧作以马可·波罗父子的行踪为线索,以生动凝练的舞蹈语言进行详略有致的叙事,艺术地再现了绚烂的草原文化及其蕴含的宽博、宏大、包容与和谐,以及各民族、多文明之间亲密融合、和平共处的盛世场景。

与此同时,剧作还以马可·波罗与蒙古族姑娘萨仁凄美动人的爱情为另一条线索,用细腻、幽婉的肢体语言把一段传奇的跨国之恋演绎得唯美动人。如果说前一条线索营造了剧目的宽度和广度,那么后一条线索则拓展了作品的高度与深度。

对于第一条主题线索,剧目的阐释集中在第二幕《初识元大都》中。元朝统治者先是用蒙古族舞蹈迎接马可·波罗父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蒙元帝国豪迈、大气、自信的主人翁气概,接下来又奉上节奏激烈明快、融入些许踢踏舞风格的舞蹈,用各民族舞蹈大联欢的形式鲜明地阐释了东方大元帝国统治下的和谐共荣。

对于第二条主题线索,剧中以虚写实的独特处理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可·波罗初入东土就病倒在茫茫草原,幸而得到美丽善良的蒙古族姑娘萨仁的精心救治,两人自此相识,一见钟情。剧作在推进二人情感发展时,巧妙地采取了避实就虚、以幻写真的艺术手法,让观众产生虚实相生、亦真亦幻的美丽错觉,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舞蹈这种表现形式,将爱情的主题处理得极富感染力。

剧中音乐、舞蹈、画面或磅礴雄壮,或幽婉细腻,或灿烂明丽,或激昂轻快,演员们精湛绝伦的舞蹈表现突出了全剧的主题,塑造出生动的形象,杂技与魔术的巧妙运用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一言以蔽之是一个“美”字。

自2013年首次与观众见面后,舞剧《马可·波罗传奇》已上演600余场,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如今,《马可·波罗传奇》正在从民族文化产品向民族文化符号转变。那么,它的成功到底具备哪些要素?

首先,绚丽多彩、积淀深厚的蒙古族特色文化是舞剧《马可·波罗传奇》成功的第一要素。剧目的时代背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版图横跨欧亚的王朝,这是蒙古族历史上最辉煌鼎盛的时期。主人公马可·波罗踏着古丝绸之路来到蒙元文化主导的时代,并深深地被这个繁荣、璀璨、多元的王朝所倾倒。纵观整部《马可·波罗传奇》,蒙古族元素是真正的灵魂和看点,气势恢宏的蒙古族宫廷舞、豪迈剽悍的骑马舞、庄严神秘的萨满舞等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元素十分吸引观众眼球。

其次,《马可·波罗传奇》在对题材和人物的选择上,有着敏锐而独特的视角和独具匠心的想象力。作为将中国介绍给西方的第一人,主人公马可·波罗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毋庸置疑。这部剧在深入挖掘蒙古族文化的同时,选择了马可·波罗这个世界性人物作为切入点,并且站在他的角度、用他的西式思维来看待和解读蒙古族历史和文化,将民族特色与世界性符号充分融合,奠定了剧目被国际市场广泛接受的基础。

总之,《马可·波罗传奇》的成功再一次说明,在一片厚重肥沃的文化土壤上,只要我们不失时机地去挖掘,就总能发现一个个璀璨耀眼的民族文化艺术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