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
 

北京日报:多彩“木卡姆”,乐舞动人心

日期:2016/08/22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木卡姆印象》剧照。

  本报记者 李夏至

  知道刀郎,可未必知道刀郎木卡姆,而在新疆传统艺术木卡姆中,这可是其中极具地域特色的一种。昨晚,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演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木卡姆这一在新疆广泛流传的古老传统艺术,以浓烈的歌舞风格让京城观众印象深刻。

  此次创作的音舞诗画作品是以新疆木卡姆艺术为创作题材,以2015年2月的大型情景诗画《丝路乐魂》为创作雏形发展而来。作品分“序”以及“美丽的传说”、“心灵的呼唤”、“炽热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园”四个故事篇章,展现一位姑娘保护小鹿免于被杀戮,从而结识爱人并最终坠入爱河的故事。

  四个篇章的歌舞风格差异明显,如第三篇章中的刀郎木卡姆,身穿深灰色传统服饰的全男性成员,在有力的手鼓声中,歌舞风格苍凉雄劲;来自戈壁的伊犁木卡姆,演唱则更为悠扬深沉,舞者甚至扮作白胡子老头,演唱着“我拼力在戈壁上四处奔走”的唱词;而到了吐鲁番木卡姆部分,红色象征火焰的背景笼罩着舞台,青年舞者们在热烈激昂的演唱中奋力舞蹈。

  “木卡姆因为地域不同,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党委书记乔思明解释,相对于宫廷风格突出的“十二木卡姆”,这些来自新疆民间的木卡姆更接地气。剧目在创排过程中,首先考虑传统木卡姆的传承,因此将“十二木卡姆”的经典段落作为主体演出风格,而在第三、四篇章中,则有机融入刀郎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地方特色的表演。乔思明说:“我们希望能够让观众首先认识和了解木卡姆是怎样的艺术,其次也借此机会感受到新疆地区传统艺术的丰富多样。”

  剧目最初的创排是在两年前,虽然新疆木卡姆艺术的研究和保护相对完善,但做成一部完整的剧目,并向新疆及全国观众介绍这一艺术形式,则是头一回。细心的观众们也会发现,在整场演出中,除了新疆都塔尔、达甫鼓等传统乐器外,坐在台下的乐队中更是有人在演奏着钢琴、管弦乐以及双键盘等现代乐器。乔思明透露,创排之后所有的演出仍然由团里的成员承担,而年轻的主创团队其实也大都接受过西方音乐的教育和当代文化的熏陶,“虽然是做民族传统艺术,我们也希望它在形式上更容易被今天的观众所接受。”

  小贴士

  木卡姆: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是一种集歌、舞、乐、诗、文学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2005年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西方交响乐相似的是,每一套木卡姆都由三个“乐章”构成:“琼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普”。自古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传着四种风格不尽相同的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其中,十二木卡姆因为规模最庞大、结构最完整而最具有代表性。每套木卡姆都有20至30首乐曲,如果把十二套完整地表演下来,需要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