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业务专题 >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骏马奖” > 部分获奖作品简介 报告文学:粮民:中国农村会消失吗 日期:2012/08/31 来源:文化宣传司 字号:[ 大 中 小 ] 内容简介 《粮民:中国农村会消失吗?》作者蔚然于2004年在上海创立了幸福发展促进会(民间公益社团),并开始专职帮助农民脱贫、解困、发展由此开始了帮扶“万村行”,同时也致力于农村、农民问题研究于2006年启动帮扶“万村行”工程、立志用25年走遍全国贫困农村,帮助贫困家庭走上健康良好的发展之路。 《粮民:中国农村会消失吗?》作者骑车数万公里走访上千户记下近百万字的考察日记拍下近万张的记录照片、堪称一部当代中国贫困乡村最深入的社会调查文本和贫困人口的全景生存实录以近百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对当下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字字泪、声声唤,呼唤全社会关注三农问题。 媒体评论 这本书所记录的真实中国农村的贫困,远远超出了我们从一般媒体上所接受的资讯,甚至超出了普通城市居民或富裕地区民众的想象、这本书中的“故事”,用“个人史”的方式描述出社会的一个断面,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社会,对中国问题增加几分必要的焦虑感和紧迫感。这本书也记录下社会中不为人知的真实,为历史留下了有价值的“影像”。 ——于建嵘 蔚然以自己的理想去帮助中国最贫困的弱势人群,从而去修复这个残缺而不完美的世界,这在当代中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贺雄飞 前言 读完蔚然的《粮民——中国农村会消失吗》,我深感愧疚。 这首先在于,这本书所记录的真实中国农村的贫困,远远超出了我们从一般媒体上所接受的资讯,甚至超出了普通城市居民或富裕地区民众的想象。这本书中的“故事”,用“个人史”的方式描述出社会的一个断面,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社会,对中国问题增加几分必要的焦虑感和紧迫感。这本书也记录了当下社会中不为人知的真实,为历史留下了有价值的“影像”。 这么多年来,我们都知道有城乡二元结构,也了解了一些农村和农民的贫困,但并不能真切地感知边远地区的贫困之深,不能感受这些贫困对于具体的个人的意义。这本书给了我们具体的感性认识。如果人生只能为生存挣扎,并且放低到最低层面,活着的全部目标和意义就是一口饭,一件衣,人又有什么尊严可言?又有什么“自由发展”的可能呢?而更严重的问题是脱贫无望。根据世界银行的说法,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微和人力发展不足,它还包括人对外部冲击的脆弱,包括缺少基本权利和被社会排除在外。因此,贫困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困顿,更是因缺少出路而产生的束缚感和无力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