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业务专题 >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骏马奖” > 部分获奖作品简介 报告文学:西藏的孩子 日期:2012/08/31 来源:文化宣传司 字号:[ 大 中 小 ] 本书以纪实手法,详实地记录了一名处于藏区偏远地区的孩子到北京读书11年的心路历程。以围绕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真实故事,按照主人公学习成长阶段的脉络,在西藏和内地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日益全球化的现状等等为叙述的大背景中,展现“内地西藏班”文科状元成长和学习生活真实感受,为这批“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成长描绘了一幅多彩的画面。 新闻出版总署建党九十周年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全国一百本重点图书 又名《雏鹰》。 2005年是国家“智力援藏”(内地开办西藏班)政策实施20周年。在西藏班20周年纪念会议上,教育部援藏办介绍,20年来,中国内地西藏班(校)共为西藏培养了1万多名合格的毕业生,内地西藏班毕业生已经成为西藏建设中的一支中坚力量。作者有幸成为这项民族优惠政策的受惠者,成为国家“智力援藏”培养出的一名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人才。 著名作家马丽华阅读本稿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边哭一边笑”看完了它。它的故事精彩与素材独特是本书的亮点。作为反映国家“智力援藏”工程的纪实文学,我们认为本稿是反映这个特殊群体的不可多得的优秀原创文学作品。 鹰萨•罗布次仁,西藏山南地区曲松县人,藏族。八岁离家去县城寄宿读书;十二岁到北京就读内地西藏班;1998年考上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大学毕业,先后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经济信息联络处、西藏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国务院新闻办七局工作锻炼,现供职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文化产业处。作为首位藏族文化(演出)经纪人,曾参与和组织多场大型演出、代理众多藏族艺人的演艺事务。曾在新华社北京分社、北京日报社等媒体实习工作并曾担任《西藏日报》、《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