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职 发挥优势 切实提高服务民族工作的能力

日期:2015-03-24  来源:青岛市民宗局   字号:[ ]

  切实认清民族新闻宣传媒体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民族工作的形势和媒体宣传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新闻宣传媒体因而面临着与以往大不一样且更为复杂的局面。

  首先,民族工作成为开放条件下的民族工作,成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条件下的民族工作,民族关系已成为一种全社会范围的关系。同时,近些年来,我国民族关系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使得社会上对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同认识。这些思想领域里不容忽视的观点、现象和民族工作领域的独特情况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其次,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了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造就了中国媒体格局的新常态: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在缩小,随时随地在线进行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场、舆论场正在改变以往的传播格局,自媒体、微传播形态已经在今天的传播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民族新闻宣传媒体自身的生存和职责的履行都面临严峻的挑战。

  充分发挥民族新闻宣传媒体的特殊价值和作用

  面对更加繁重的宣传任务和更加难以应对的媒体格局环境,民族新闻宣传媒体作为公共媒体和大众媒体,应围绕民族工作中心任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发挥好在当前民族宣传工作中的特殊价值和作用。这种特殊的价值和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传递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昂然挺立的强大精神支撑和不懈奋进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新的伟业。”民族新闻宣传媒体的宣传内容集中于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解读、党的民族工作成就的展现,集中于对“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认同”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呈现,集中于对民族问题领域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辨析和反驳,这些都毫无疑问地决定了民族新闻宣传媒体是传递社会主义的信念、传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领域的思想阵地,同其他思想阵地一样,如果我们不用正确思想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从这个角度上说,民族新闻媒体传递信念的价值和作用是十分特殊而重大的。

  二是传播价值。媒体的首要职能是传播新闻和信息,但它们传播的并不仅仅是信息,还有价值观。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作为民族宣传的主流媒体,民族新闻宣传媒体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同时,民族新闻宣传媒体多年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宣传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如其分地贯穿到了自己的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份职责,更是民族新闻宣传媒体以自己的宣传特色寻求社会发展最大公约数的具体行动。

  三是传承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这个任务中,民族新闻宣传媒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新闻宣传媒体是社会遗产传承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对于文化的传承是最具有普及性的。它们通过作者、编者、读者的三维互动,传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成果,催生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并凭借自己的媒介优势把一个时代最精华的思想、最文明的成果记录下来、流传下去,成为后世的精神食粮。同时,民族新闻宣传媒体对这些信息的记录和传播,也在潜移默化地传达着社会的主流文化,延续着学校和家庭对人的教育,担负着构建文化形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社会重任。

  民族新闻宣传媒体在新形势下的履职要求

  面对新形势,民族新闻宣传媒体也要适应新的履职要求:

  第一,坚定信念。新闻舆论处于意识形态的最前沿。民族新闻宣传媒体做的就是舆论引导工作,这关系道路和方向,关系人心和士气,关系中心和大局,来不得半点含糊。要做好这个工作,我们必须保有坚定的信念,保有定力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这份信念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此,他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还特别讲过一段话:“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而具体到民族新闻宣传工作中,我们尤其要坚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八个坚持,指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实践证明,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找到并坚持了适合我国实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工作做得都是最成功的。”这正是我们信念的来源。新闻宣传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新闻宣传工作者更要在理想信念上坚定不移,做到“让人信先得自己信”。有信念,有定力,有自信,才能夯实舆论引导的思想根基,才能在新闻舆论的风口浪尖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第二,尊重规律。民族新闻宣传媒体是时政类媒体,我们的报道活动必须尊重媒体传播规律,尤其是时政新闻传播规律。是否报道、如何报道,都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来决定。只有让我们主流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及时出现在最核心的时间点上,才能有效完成传播活动,实现自己的特定诉求。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实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充分体现少数民族群众意愿。尊重规律,还意味着要学会真正根据新闻传媒的规律来选择传播方式。互联网和新媒体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观点来做判断和选择,传播已经不再是单维度传播,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传播内容的可信性、普适性、贴近性,通过恰当的传播方式,提升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真正使主流观点成为主流,就像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的那样,“要改变单一的‘大水漫灌式’宣传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多做‘滴灌’,精耕细作,润物细无声”,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的语境之下,讲好民族故事,传播好民族声音。

  第三,积极融合。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传统媒体开出了应对新兴媒体挑战的“药方”。毋庸讳言,民族新闻宣传媒体有着所有传统媒体的共同缺陷:新闻时效滞后,惯性思维模式,经营形势严峻,表现手段单一,信息容量受限,缺少深度链接和互动性等等。近些年,委属新闻单位也有过一些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尝试,但做得还很不够。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努力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滞后认识和观念偏差,要用互联网思维办媒体、促发展。融合不是简单的“报道上网”、“网评见报”,也不是仅仅建起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更不是最终让传统媒体退出传播领域。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此起彼伏的关系,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此长彼长、互荣共生的关系。积极融合才能真正在庞大的信息场中彰显主流价值,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壮大我们主流舆论的影响力。

  第四,形成合力。总书记说:“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这里提出的“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任务,也是我们国家民委所属民族新闻宣传单位所必须承担的职责,做到这一点,形成宣传合力很重要。我们要在国家民委的领导下,发挥各自特色,优势互补,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形成民族宣传报道的集团力量、方阵力量,以促进民族宣传工作的发展。

  伟大的时代,提出伟大的使命,也造就伟大的事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做好民族宣传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将按照国家民委党组的要求,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把民族新闻宣传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使民族新闻宣传媒体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继续履行应尽的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团结梦、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