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探索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日期:2024-01-23  来源:贵州省民宗委   字号:[ ]

贵州省积极探索建设“民族团结食堂”,作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作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重要抓手,点面结合,试点推动,促进民族团结、乡村治理、乡风文明,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贵州省民宗委从三个方面推进“民族团结食堂”建设工作。一是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五个一”目标。印发《省民宗委关于开展“民族团结食堂”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五个一”目标,即“建好一个‘民族团结食堂’、完善一个村规民约、出台一套管理制度、悬挂一块‘民族团结食堂’牌子、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作为“民族团结食堂”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各市(州)、县(市、区)建设“民族团结食堂”提供了具体的思路、路径和方法。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助力政策落实。按照分批推进、因地制宜的原则,2022年,安排资金补助12个特色村寨和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开展“民族团结食堂”建设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下达资金补助全省9个市(州)建设151个“民族团结食堂”,其中特色村寨有89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62个。三是强化督促指导,务求取得实效。将“民族团结食堂”建设项目列入民宗委月调度事项,多次到村寨和社区现场指导“民族团结食堂”建设管理工作。2023年,召开全省“民族团结食堂”的工作推进会,对继续做好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族团结食堂”有126个。

通过一年来的积极探索实践,目前取得了四个方面的初步成效。一是减轻了群众负担。通过“民族团结食堂”制定的规范操办酒席的村民公约,把群众从“吃不完的酒席、送不完的礼钱”中解放出来,有效减轻了群众负担和压力。二是树立了文明新风。全省各地“民族团结食堂”均配备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民族团结进步、移风易俗宣传专栏。在条件具备的村寨(社区),成立了歌舞文艺志愿队伍,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同时,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了舞龙嘘花、踩木鼓舞、吹芦笙等公益演出,让各族群众在感受璀璨的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引领了乡风文明新风尚。三是实现了利益联结。各地的“民族团结食堂”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提供有偿社会服务,让村集体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巩固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食堂”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平台,把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

下一步,贵州省民宗委将朝着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优供给方向推动“民族团结食堂”工作,真正把“民族团结食堂”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将“小食堂”打造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文明新风、弘扬中华文化的“大阵地”。一方面,进一步激发群众共建合力。群众参与是“民族团结食堂”的关键,下一步要重点指导基层党组织在“民族团结食堂”建设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建立完善乡规民约,组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的自治组织,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齐心共建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做好规划建设布局工作。重点指导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规划选址布局,重点在旅游村寨、易地扶贫搬迁的社区、老旧小区以及居住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村落,利用好闲置房屋、村室、校舍等场所推广建设;同时加大对传统民俗、村寨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承,通过多业态发展、多价值挖掘,打造“一地一特”的特色“民族团结食堂”,确保“民族团结食堂”具有造血功能,可持续发展,同时讲好民族团结和融合发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