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实施党建聚力引领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日期:2022-06-2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委   字号:[ ]

近年来,赤峰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实施“党建聚力引领”行动,进一步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致富、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坚强战斗堡垒,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政治引领为核心,强化民族工作向心力。着眼于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全市各级党组织抓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和宣传,让“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根植在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心中,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持续深入学。发挥各级党校、敖汉干部学院主阵地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教育引导各族干部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年初以来,通过多种形式培训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两委”干部、民族工作者等9600余名。

二是深化研究阐释。致力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赤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市社科联等研究机构为依托,结合地域特色和工作实际,不断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和阐释,大力发扬光荣传统,正视和解决突出问题。目前,已完成《正确把握民族工作中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相关问题研究》《文化认同视域下赤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等8个项目立项工作。

三是深化宣传引导。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深入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民族法治宣传周”,深化“守望相助跟党走”“国家的孩子在赤峰”宣传教育活动,在农村牧区、城镇社区、中小学校分层次分领域开展“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等主题宣讲活动。目前,全市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1820余场次,覆盖129万余人次,发放民族政策宣传资料14万余份,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二、坚持组织引领为根本,提升基层堡垒战斗力。着眼于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全市各级党组织将民族工作与支部自身建设、队伍建设、组织生活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持续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以县乡村换届为契机,按照“四个特别”要求,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以巴林右旗为试点,建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充分发挥了组织集成、人才集聚、资源集中优势,为党建工作与民族工作有效融合提供样板。深入开展“最强党支部”创建,将民族团结进步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培树“最强党支部”2717个,以点带面推动支部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双促进、双提升。

二是持续打造民族地区人才“高地”。选优派强驻嘎查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开展“乡招村用”和选调生到村任职,深入挖掘和培育乡土人才、民族技艺人才,加大在优秀农牧民中发展党员力度,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目前,全市组建驻嘎查村工作队1133个,选派6103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2075名“乡招村用”干部、240名选调生到村工作,挖掘民族技艺人才6000余人。

三是持续优化基层工作载体。坚持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并重,各级党组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党内政治生活,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课等,开展有形有感有效日常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乡村振兴心连心”活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与3810个嘎查村社区党支部、1.2万户困难群众结亲帮扶,广泛开展民族政策宣讲、解决现实困难、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动形成各级党组织聚焦聚力、广大党员积极行动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服务引领为保障,形成推动发展凝聚力。着眼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市各级党组织立足于本地区发展实际,不断拓展“党建+”工作模式,既注重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又注重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做深做细做实服务保障,凝聚推动发展合力,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党建+服务”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党群服务中心,为各族群众提供完善的服务,在传统节假日、“七一”、“十一”等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了有效平台。深化党建引领城乡网格治理效能,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市建立网格21852个,配备网格员44320人,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推动民俗共守、信息共采、矛盾共解、风险共防,打通服务各族群众最后一公里,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二是“党建+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实施嘎查村集体经济四年行动,推行“党建联合体+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高质量落实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推动形成“一嘎查村一品”“一苏木乡镇一业”的产业格局,实现嘎查村集体经济和农牧民收入同步提高。目前,全市建立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共同体141个,落实中组部项目320个,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产业支撑。

三是“党建+民生”抓实为民办实事。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等重点工作,开展建立一批基层工作联系点、征集一批基层群众需求、开展一批志愿服务活动、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健全一批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五个一批”专项行动,推动各级党员在履职尽责中带头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目前,通过各类渠道收集问题4712个,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认领实事项目779个,各级党员干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95个,开展志愿服务7855次,切实把实事办到各族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