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四个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

日期:2020-09-04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委   字号:[ ]

内蒙古自治区牢牢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这一基础性工程,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创建“七进”工作,特别是在进社区方面,坚持人民至上,创新开展工作,涌现出一批特色做法。

一是坚持手段创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风路街道昭君新村社区以创建为契机,创新推出“九个一”工作手段,即明确一个社区民族工作联络员、成立一个社区民族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一套社区少数民族档案、开辟一处社区民族宣传阵地、组建一支社区少数民族文艺队、开展一次社区民族团结活动、帮扶一户社区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评选一次少数民族最美家庭、报到一次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先进个人和典型事例,来切实提高辖区各族群众民族团结意识。同时针对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积极探索三必清、三必谈、三必帮的“三个三”工作法,即:定期联系,定期走访,及时解决问题,设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为生活在辖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政策咨询、教育培训、生活娱乐和志愿服务等帮助。

二是坚持理念创新。包头市青山区先锋道街道创造性提出“三三得久,和在先锋”创建工作理念,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机制、完善管理协作机制、强化督查考核机制,搭建特色活动阵地、宣传教育阵地、业余文化活动阵地,推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流动人口“异家园”服务、创新民生社会保障,积极把社区打造成为族群众温暖和谐团结互助的大家庭。

三是坚持内涵创新。赤峰市临潢家园社区坚持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凝聚群心群力,共建各民族共有大家园。积极组建了兴安乌兰牧骑临潢家园社区演出小分队、蒙汉双语书法绘画协会、“五老”民族故事讲习员等3支骨干队伍,用优秀民族歌舞曲艺向各族居民传递民族团结进步风尚,用优秀民族文化作品向各族居民传递民族团结进步精神,用身边人身边事向各族居民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让各族居民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民族团结进步精神。

——坚持载体创新。霍林郭勒市莫斯台街道谊滨社区打造特色创建品牌,在已有的“少数民族之家”基础上打造新载体新平台,创立“三室(即电子图书阅览室、民族活动室、民族文化宣讲室)、一坊(即民族工艺手工坊,为进一步推动辖区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扶持小微民族企业发展)、一窗(即少数民族服务窗口,积极为少数民族居民解决包括子女入学、社会救助、就业、就医、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困难)、一墙(即民族墙文化墙,在社区楼梯墙面分别展现“民族风”“民族情”“民族魂”三组主题文化墙,弘扬民族团结进步精神,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e网(即“网上少数民族之家”,居民只要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就能了解近期社区将要举办什么民族活动,有疑问,有困难,网上留言,专人答复,省时省事),为各族群众打造更加便捷优质服务,创造更加温馨团结的社区环境。

内蒙古自治区把社区作为创建工作重要阵地,不断创新工作理念,丰富工作内涵,取得了“一社区一特色,处处涌现亮点”的成效,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