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7-09  来源:null   字号:[ ]

——八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当今时代,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文化与经济相融互动产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最根本、最持久、最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实施。

  在我国,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是我们党的一大理论创新,既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发展文化产业开辟了道路;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同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确认、强调这一目标,并作出具体战略部署;今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提出到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纷纷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编制实施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制定了配套政策。云南、内蒙古、广西、宁夏、贵州等地着力打造传媒、影视、演艺、出版发行等国有大型文化龙头企业,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促进文化与旅游业、演艺业、娱乐业及文博会展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大力布局民族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云南省为例,截至2010年底,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40亿元,占GDP比重上升到6.1%,成为全国第6个比重超过5%的省市。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云南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受思想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文化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缺少有实力的知名文化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比较有限。这与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很不相称,与满足各族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的差距还很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文化产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能力大幅增强,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文化日益融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增强信心,抓住机遇,趁势而上,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使之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

  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经济属性的双重属性。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遵循文化发展内在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客观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方面,二者要相互促进,相互转化,要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保护各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要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必须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突显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要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的抢救和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扩大开放的关系,一方面以开放促改革,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技术、人才及管理经验,解决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方面坚持“走出去”,通过改革不断激发发展活力,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竞争力、产业发展潜力。

  实施差异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培育消费市场。要进一步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通过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打造蕴涵民族文化元素的自有品牌,提升文化品牌价值。要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逐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文化产业格局。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利用科技手段强化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艺术表现、提升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实现式样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依托文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少数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强化政府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形成符合现代企业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要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和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立与文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文化产业人才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