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母亲张凤仙

日期:2021/06/28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灾害、饥荒、疾病……1959年到1961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陷入了困难,育婴堂的米粮眼看就要见底,被政府收养的几千个孩子普遍营养不良、嗷嗷待哺,且上海街头仍不断出现弃儿,上海也快断粮了!

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商量,决定把这些“国家的孩子”送到草原。尽管当时的内蒙古同样困难,但乌兰夫向周总理和全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接一个,壮一个”。

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草原。年迈的额吉(蒙古语:母亲)、中年妇女、新婚夫妇,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有的步行几百公里,争先恐后收养这些孤儿。

1961年,年轻的张凤仙在内蒙古镶黄旗哈音哈尔瓦公社卫生院当护理员,有6个汉族孤儿被临时安置在卫生院旁边的学校里。张凤仙打心眼里喜欢这些小家伙。眼看就要入冬,她心头一动,便和在畜牧场工作的丈夫道尔吉商量:结婚至今还没有孩子,咱们收养他们吧。

“一定能够养活好6个孩子!”这是一位蒙古族母亲的承诺。这一承诺,就是一辈子!

物资紧缺的年代,有一年春节前夕,政府特批给三千孤儿每人5斤大米,领米地点在百里外的化德县。张凤仙赶着牛车出发了。寒风刺骨,大雪纷飞。领上米,她急忙往回赶。寒冷、劳累、饥饿阵阵袭来,张凤仙再也坚持不住了,靠着牛车瘫坐在雪地上,昏昏沉沉地睡去。一阵寒风袭来,张凤仙睁开双眼,拍打身上的积雪,赶着牛车又出发了。三天三夜,张凤仙回到了家。看着6个孩子大口大口地扒拉着香喷喷的米饭,张凤仙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生活在南方的孩子吃不惯草原上的果条和炒米,张凤仙把家中的面换成米,做米饭给孩子们吃;孩子们喜欢吃饺子,张凤仙向别人学习怎么做饺子;张凤仙夫妇一句句地教他们说蒙古语……孩子们逐渐融入了家,融入草原,逐渐爱上了奶茶和羊肉。

岁月不饶人,当年还不到30岁的张凤仙逐渐头发白了,背佝偻了。然而,6只小鸟已经长成了草原的雄鹰。这是张凤仙心中最大的安慰、最自豪的资本。巴特尔考进了南京气象学院,黄志刚在当地物资局当采购员,党玉宝、毛世勇参了军,其木格当了邮电局话务员,高娃考进了南开大学。孩子们长大后,全部都选择回到草原,成为草原的建设者。

1991年,积劳成疾的张凤仙住进了医院,6个孩子守候在病床前。弥留之际,张凤仙叮嘱巴特尔:“我还是希望你回上海找找亲生父母。”巴特尔说:“我的心就在草原。”

道尔吉、张凤仙去世后,几个孩子给他们立了一座碑,墓碑上刻着:“慈父道尔吉,慈母张凤仙。”

“慈母”,不仅是对张凤仙这位草原母亲的感恩,也是对所有草原母亲的感恩。来到内蒙古的三千孤儿,都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感受到内蒙古牧民养育他们的深情厚谊!

原本相隔千里,没有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三千孤儿与蒙古族母亲之间,演绎了一个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人间传奇,在草原上铸造起一座民族团结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