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展示窗口,还要带动百姓一起致富

日期:2019/09/26  来源:民族画报  字号:[ ]



“来自56个民族的心灵诉说”系列短视频·黎



“波隆——”坐在草席上的黎族阿婆伸着大拇指,对驻足观看她编织黎锦的游客笑着说道。“波隆——”吉贵也伸出大拇指回应阿婆。“波隆”是黎语“槟榔”的谐音,是“您好”“很棒”“您很帅、很靓”的意思。在槟榔谷景区里,经常能听到大家这样热情地打招呼。


1998年,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创建时,吉贵就来到这里工作,一干就是21年,如今已是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他还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我是海南土生土长的黎族人,我希望游客在我们景区能够感受、了解到海南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吉贵说。为了这个梦想,吉贵和同事们走访了海南大大小小的黎族、苗族村落,寻找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收集树皮衣、龙被、勾刀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老物件。



吉贵经常到“惠农街”上了解商户的经营状况,有时还帮摊主一起售卖


在他的努力下,槟榔谷景区里的民族文化氛围越来越浓。游客在景区可以体验和观赏海南的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的“三月三”、打柴舞、原始制陶技艺、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服饰制作技艺、树皮布制作技艺、钻木取火技艺、竹木器乐、船形屋营造技艺以及海南八音器乐。景区里还建有黎族图腾艺术馆、黎锦龙被馆、山栏文化馆等。“我们打造了一台《槟榔·古韵》大型原生态黎苗文化实景演出,把反映黎族、苗族生产生活的打柴舞、舂米舞、劳作场景等融入其中,每天演4场,很受游客喜欢。”吉贵说,景区每年还会举办海南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七夕嬉水节’等活动,让游客与景区员工、当地群众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进情感的交融。”



槟榔谷里,游客与景区员工、当地群众共享欢乐的“三月三”。

“文化旅游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展示窗口,还要与当地群众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百姓一起致富。”吉贵介绍说,近十年来,公司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资助景区周边村镇,在景区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了1300余人就业。公司还兴建了“惠农街”,以免租金+补贴的形式为当地村民提供店铺,经营土特产。



吉贵和景区员工祝福祖国越来越好。


“我们槟榔谷景区是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还是首家民族文化型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槟榔谷已经成为展现海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说这话时,吉贵很自豪,因为,这其中有他的一份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