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奋进新时代——访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秘书长、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

日期:2019/09/17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记者:您连续三届参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组织筹备工作,您觉得本届运动会有哪些新特点?

武翠英:从4年前开始,主办单位就为本届运动会的筹办做了大量的协调组织工作。在承办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在各代表团的大力支持下,本届运动会成功圆满,特点鲜明,亮点突出。

一是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历届运动会开幕式等活动,担任运动会组委会名誉主席等职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工作和本届运动会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出席本届运动会开幕式,汪洋主席宣布运动会开幕。这是在京外举办的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出席领导规格最高的一次。开幕式前,领导同志还接见了组委会全体成员、代表团代表,发表了讲话并合影留念,参观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这是中央领导对我们做好本届运动会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最大鼓励。

二是突出主线。本届运动会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展开,这既是新时代对民族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对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团结的盛会,群众体育的盛会”定位的升华。本届运动会首次增加“民间传统体育”选项,扩大散杂居地区表演项目选项范围。开幕式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奋进新时代”的主题,着力突显民族大团结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新闻宣传方面,我们聚焦运动会赛场内外民族团结友爱的感人故事,用事例和真情打动每一位观众和读者。

三是传承文化。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彩魅力。运动会开闭幕式上展示了很多入选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优秀作品;表演项目是最突显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文化属性的项目,每一个表演项目都是深入挖掘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生动体现,有助于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从中华文化历史源流、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等视角,呈现出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完整画卷。本次展览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扩大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力,让更多受众感受到了民族体育的魅力;民族健身操项目在第十届运动会规定套路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创、提升,在大众健身操中融合了中国古典舞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元素。鼓励各代表团编创具有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特点的民族健身操,进一步丰富运动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氛围。

四是参与度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台湾为单位组织代表团参加运动会,香港、澳门组织观摩团观摩运动会。有8个集体项目由少数民族和汉族运动员共同参加。火炬传递活动分为首次开展的互联网火炬传递活动和火炬实地传递活动,影响力、参与面为历届之最。各省区市和香港、澳门、台湾都加入到互联网火炬传递之中,网上火炬传递总访问量达1100多万人次。火炬实地传递,56个民族的火炬手共同参与,实现了火炬传递的“各民族大团圆”。各代表团高度重视30秒驻停表演,精心创作、精彩展现,成为运动会开幕式上的亮丽风景线。央视体育频道直播开幕式,反响热烈,当晚点击率达16.76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记者:本届运动会是历届中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为什么在运动会不设置金银铜牌的情况下,各代表团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依然高涨?

武翠英: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推动和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展示了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风采,始终秉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吸引和带动了更多人参与。为淡化金牌意识,2011年第九届运动会对奖励办法进行了改革,将设金、银、铜牌的奖励体系改革为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的奖励体系,也就是将运动会原来参照竞技体育“取前三名”改革为“取前八名”,扩大了运动会的奖励面,突出了参与性。改革奖励办法,既是对运动会“民族团结与群众体育的盛会”这一定位的生动诠释,亦保留了运动会的竞技性,更调动了各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本届运动会规模科学,有17个竞赛项目、194个表演项目,来自34个代表团7009名运动员参赛,是在总结历届运动会基础上确定的规模范围。从近三届运动会参赛的运动员规模可以看出,这一改革措施充分调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群众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设一等奖1名,仍是对奋力拼搏、勇夺第一的体育精神的完整保留。

记者:请问您对河南省和郑州市的组织工作,有什么总体印象和评价?

武翠英:这段时间我看到了河南省、郑州市对于筹办工作的真诚热情,让我感动感慨,动容动情。

本届运动会主题突出、文化厚重,交流互鉴、凝聚力量,主承办单位精心组织,坚持“特色鲜明、务实节俭”的办会原则,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运动会的筹办工作可以用“有序有力、用心暖心、出彩精彩、高质高效”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河南省、郑州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工作队伍,彰显了举办全国性大型活动的能力和风采。他们注重场馆、服务、环境、安保、赛事等方面的提升,在大型活动、精神风貌、成就展览、舆论宣传、志愿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反响。据我们掌握,各代表团、裁判员、新闻媒体等纷纷通过感谢信、锦旗等形式,表示对河南省、郑州市筹办工作的肯定与认可。

记者:请问本届运动会让您最感动的是什么?

武翠英:本届运动会可以说是温情相伴,感动常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被市民的积极参与感动着。市民在场馆内外、网上网下积极关注和支持本届运动会。在运动会开闭幕式上他们积极互动,结束时带走了激情、珍藏了记忆、给予了赞誉,却没有留下一片垃圾。后续赛事开展时天气情况不遂人愿,常常阴雨连绵,但市民观赛的热情不减,他们没有参加比赛竞技,却以另一种方式融入赛场。

被志愿者的默默付出感动着。他们是“幕后英雄”。在驻地、在赛场、在车站,我们都能看到他们的笑脸,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郑州这座城市的温暖。

被演职人员的全心投入感动着。他们绝大多数是来自高校学生的“群演”,也许他们并没有坚实的艺术功底,却充满甘于奉献的精神。他们数百天如一日,顶着烈日酷暑、冒着狂风暴雨,进行一场场排练,出色地完成了精彩的演出。

被运动员的团结友爱感动着。在赛场上,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尊重。赛事外,他们交流情感、共叙情谊。开幕式驻停表演候场区、大联欢宴席区能歌善舞的运动员们,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主动献上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展示、交流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运动会增添了光彩,为大家送去了欢乐。

被赛会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感动着。运动会从制定方案、组织策划到全部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落细,背后是全体筹办工作人员的“5+2”、白加黑,是周末、节日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奉献,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奔忙。他们为搭建这次盛会的舞台付出了心血,很多人为我们能够享受平安欢乐保驾护航,选择了背对精彩。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共同努力,我们的这届运动会才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