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
 

发展民族文化 弘扬人文精神

日期:2016/08/11  来源:文化宣传司  字号:[ ]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凝聚和激励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该民族的感情、意志和追求,体现民族精神,构成该民族的要素,成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是植根于民族生态环境中的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政治经济的反映,对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重庆形成了以生活在川江和嘉陵江流域的巴人的文化特征为主体的巴渝文化。“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是巴渝文化铭刻在重庆人身上的文化烙印。重庆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直辖市,现有54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建设成效明显。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现生活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183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3%。以聚居区为主体、散居区为补充的少数民族长期劳动和生活的特点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形成了我市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市的民族文化是巴渝文化宝库的重要元素,丰富了重庆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底蕴。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化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的需要。我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全市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全市的协调发展。没有民族文化的争奇斗艳,就不可能有巴渝文化的异彩纷呈。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1997年、2001年、2003年召开的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场办公会和2000年、2006年召开的全市民族工作会议都强调,大力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各族人民的素质,加速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上知天文,以察乎时变;下知人文,以化成天下。”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剂。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众长期生产生活的精神反映,只有掌握群众,传承不息,才能化为群众的精神追求。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巴渝文化建设、弘扬重庆人文精神的总体格局中,坚持重点扶持以土家族、苗族为重点的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加强渝东南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了一批具有巴渝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项目,民族文化之花绽放出历史的回声和时代的风采。

  切实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设施是文化建设的载体。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文化,必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直辖以来,我市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扶持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四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了重庆民族博物馆、秀山花灯广场等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活动设施。2006年8月,重庆民族博物馆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积极加强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187万元,完成了1337个100户以上行政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任务,渝东南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0%,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民看电视难问题。

  积极开展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重庆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黔江南溪号子、酉阳傩戏、渝东南土家摆手舞、秀山花灯、彭水鞍子民歌、石柱土家啰儿调等,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通过研究整理和宣传,它们的艺术形式得到继承,文化生命得以延续。其中黔江南溪号子、石柱土家啰儿调、秀山花灯等已列入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坚持每年向民族地区划拨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积极加强民族地区名胜古迹、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支持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镇建设,酉阳龙潭镇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着力创建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民族文化一经上升为艺术,打造成精品,不仅可以全面展示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风采,而且可以提升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和美誉度。积极组织和创作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参加各类重大演出活动,造就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精品。石柱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秀山民歌《黄杨扁担》、秀山民间吹打《赶山》、土家族摆手韵律操等一批节目已成为我市民族文化精品,饮誉市内外。秀山花灯多次参加全国各种文艺汇演,并飘洋过海到欧美等地演出,获得广泛赞誉。苗族蜡染、刺绣和农民版画不断得到新的继承发展,民族艺术在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泛开展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活动。土家摆手舞、苗家山歌是生活在渝东南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乐趣。我市把调动群众参加文化生活的积极性,塑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举行“酉阳摆手舞文化节”、“首届中国黔江•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和“首届全国民族文化论坛”等各种群众文化节庆活动。秀山花灯的普及和提高使秀山自治县成功创建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土家摆手舞催生酉阳自治县成为“摆手舞之乡”。每当旭日东升之时,人约黄昏之际,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广场社区,都可以感受到土家苗汉儿女欢快的摆手舞姿,和谐的民族音符。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代表的民歌唱起来,以摆手舞为代表的群众舞蹈跳起来,成为渝东南大地上群众文化的亮丽风景。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我市民族地区有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我市把民族地区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既推进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又推进民族文化继承发展。近年来,以乌江水道为主轴、武陵仙山为载体、民族风情为内涵的芙蓉洞、芙蓉江、仙女山及天生三桥、小南海地震遗址、酉阳桃花源、乌江画廊、阿蓬江等自然景观,以巴渝古镇为载体的龙潭、龚滩、西沱等历史文化名镇,以地方传统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为内涵的土家吊脚楼、摆手舞、苗寨、秀山花灯等民族民俗风情,日益成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热点和亮点。

  民族的进步,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表现在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进步和变化。我市少数民族和渝东南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流传下来了许多风格各异、形式生动的民族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建设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挖掘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发扬优秀民族传统、繁荣优秀民族文化。我市新时期民族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民族文化建设塑造少数民族“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把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作为巴渝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多方面积极推进。加强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搞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电话入村入户,构建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为民族地区广大群众提供喜闻乐见、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公公文化服务;加快培育一批民族文化产业,盘活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些民族风情文化做成知名的文化品牌,扩大本民族本地区的对外知名度和吸引力;深化民族地区各区县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培育充满竞争力的文化发展主体,努力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造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