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
 

江苏省:“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情况

日期:2016/08/11  来源:文艺会演组委会  字号:[ ]

  保护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各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着眼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民族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繁荣、民族文化产业的培育和提高,有力推动了全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基本情况

  我省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总量不大,但55个少数民族成分齐全,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快增长的特点,目前全省有70多万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全省有1个民族乡(高邮市菱塘回族乡),1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六合区竹镇镇)。4所民族中学、21所小学、5所幼儿园,还有2所西藏民族中学、7个新疆高中班。

  (一)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我省的高邮市菱塘回族乡(2.32万人)和六合区竹镇镇(1.2万人),这些数少数民族群众基本脱贫,开始过上小康生活。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文化设施仍比较简陋,需要持续投入进行改造。为此,我们通过协调民委委员制机构,与省文化厅、广电局、体育局等部门达成一致意见,加大了民族聚居地的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场馆设施投入力度。目前,菱塘回族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用户达4700多户,乡广电站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表彰为“全国广播电视电影系统先进集体”。乡所在地还兴建了市民广场、健身中心,各村、相当一部分单位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还开设了文化室和职工俱乐部,自然村庄设有文化户,层层开辟了文化阵地,村村都有篮球场和乒乓球活动室,为各族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造了较好条件。

  (二)民族文化活动形式多样。

  为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普及和发展。我省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一是把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文化活动,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各民族社会主义新风貌结合起来。我省已经连续组队参加了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两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加了全国民族知识竞赛、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博览会等大型民族文化活动,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我省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扬剧《王昭君》获创作金奖、演出金奖、舞美金奖,我省是获奖最多的省份之一。我省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舞剧《红河谷》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织奖、大奖、5人获得优秀演员奖,总获奖名列第五。2006年,我省民族舞剧《红河谷》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该剧以浓烈的民族爱国情,奏响了时代主旋律,备受观众青睐,并赢得专家评委和领导的一致肯定和高度称赞,最终演荣获大奖(最高奖)。二是在重大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活动。2008年,在菱塘回族乡建乡20周年之际,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农民艺术节、20周年乡庆庆祝演出和大地飞歌等活动,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了民族聚居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2008年,借喜迎百年奥运的强劲东风,我们在南京市成功举办了全省少数民族“迎奥运歌舞大赛”,来自全省各地的200多名少数民族农民、工人、学生、公务员演员将25个节目搬上舞台,全面展示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和全省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的风采,充分展现了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镇江市、南通市还在市中心广场连续举行了若干次联欢、纳凉晚会。三是不断拓宽视野,寻求新的突破。为在我省持久地普及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已经建立了6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设立了20万元年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资金。我们和省广播电视总台组织拍摄了24集电视剧《八千里路》。此剧已被省委宣传部列为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利用电视剧宣传民族工作,宏扬民族团结进步的一次成功实践。该剧反映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十多批汉族老师受海安县政府及江苏人民的重托,心怀振兴西南边陲民族教育事业的理想,跋山涉水8000多里走进云南小凉山的深处的宁蒗彝族自治县,创办了象征民族友谊的宁海中学。在他们20年的辛勤耕耘下,这个昔日丽江地区倒数第一的教育特困县迅速翻身,中、高考连续10多年位列地区榜首、云南省前列。仅有20多万人口的宁蒗县先后已经有12个民族的3000多名莘莘学子跨进全国各个大学校门。

  (三)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挖掘、保护和承传。

  近年来,我委克服了人员紧缺、经费有限、配合国家民委古籍编纂委员会完成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回族卷—江苏部分》的编纂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于2007年又组织了专家学者,进一步收集、整理了我省回族方面的古籍资料文献,独立组织编纂了《江苏省回族古籍提要》。这项工作填补了我省回族文化研究的一个空白。

  南京云锦是民族传统工艺珍品,为了抢救、保护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遗产,我委会同省文物局,将“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单独申报国家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次排于古琴之后。现已经被国家相关机构推荐申报。2008年,南京云锦博物馆已经成为中国民族博物馆分馆。我委还将其纳入“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对贷款、流动资金给予的支持。这些举措都为南京云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和发展空间。

  存在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抢救、保护工作难以全方位开展。

  2、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程度较低。

  3、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机制体制不完善,政策法规有待健全。

  4、少数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工作相对滞后。

  今后打算

  1、进一步认识,增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意识。

  2、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建设纳入江苏建设文化江苏的总盘子、总规划中,确保保护发展工作顺利开展。

  3、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

  4、建议国家民委在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具体举措和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