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长篇小说:泥太阳

日期:2012/08/31  来源:文化宣传司  字号:[ ]

  长篇小说《泥太阳》是一部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篇佳作,小说跌宕起伏、妙趣横生,既有思想性又有较高的艺术性。小说虽然描写的只是我国西南边陲一个落后山村发生的种种生动有趣的故事,却有很强的典型性,透露出了整个当代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当下乡村生活的真实状况。

  作为一部传奇而又精彩的乡土小说,《泥太阳》描写了我国西南边陲落后山村发生的种种奇事怪状,展现了近年来农村社会变化引起的人世变迁和山乡发展。小说以党员干部路江民下农村担任指导员为主线,讲述了他带领农民生产致富、为农民排忧解难的一系列故事,从中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小说塑造了秋叶、春芳等极具代表性的现代农村女性,反映了她们热爱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人生信念。她们通过学习农业科学技术、推行村民民主自治、宣传医疗卫生条例等措施,帮助广大农民提高思想觉悟、改变落后观念、调整人生坐标,促进了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长期以来,农村的物质贫困已被人们接受,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党的大政方针,也是近年来农村工作的重心所在,小说进一步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更应引起高度重视的农民的精神贫困与重建的问题,这是一个更加艰巨的过程,作家对农村的思考引向了深入。小说既有对当下农村问题的深度思考,又以发展的眼光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重建农民的精神空间。

  《泥太阳》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小说继承了鲁迅、赵树理书写当下中国农村生活和农民精神状态的现实主义传统,突破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形成的书写乡村“苦难叙事”的模式,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巨大的历史变革潮流中,乡村社会的重建所要经历的艰难历程和光明前景。它对于农村新老两代农民的冲突和遭际有着细微的描绘和全面的叙述,从而深入地表现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和伦理价值的转变,探索着当代中国农民的出路。农村中陈旧的官本位思想和变异的制度性,让权力和利益在农村干部的灵魂深处滋生蔓延,这种潜在的权力意识控制着农村和农民的行为世界和精神世界。通过小说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农村的封闭和落后,而且看到了人性的压抑和心灵的束缚。小说对陈旧的封建观念和落后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在村干部坐享其成、首鼠两端、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上得到了具体的表达。掩卷之余,《泥太阳》留给了人们无尽的思考和追问,它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们与农村的距离,让人们发现对于中国农村的认识,需要融入到农民当中,去体察农民的生活状态,去揣摩农民的心灵世界。

  《泥太阳》对于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有着非常精准的叙述,它着力从人性的层面进行书写,强调在先进文化的指导下实现灵魂的自救。庞云龙因为个人早年的情感创伤,使得这位曾经拥有光明前途的知识青年沦落为一名落魄、潦倒的精神病患者,他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农村,不仅没有得到村民的关心和安慰,而且旁人的指责和耻笑加重了他的精神负担。然而,新农村建设帮助了他、拯救了他,他在向农村传播科学文化的时候,发挥了他的特长。春芳作为农村的进步女性,在小说中成为一名可圈可点的人物,身为村长的妻子,却敢于直言,做出大义灭亲的举动。为了推行村民民主自治,她主动给自己的丈夫做工作,让这位胆小怕事、观念保守的村长丈夫下台,她的这一举动本该有利于整个泥太阳村的发展,然而她个人却遭到了村民的责骂和冷漠,农村的破旧环境伤害了这位正直、朴实、勤劳的农村女性,最终在路江民的关切下,她又重新获得了生活的温暖。

  路江民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他的身上没有物质时代的通病,他不会权术,不搞关系,也不圆滑,更不会利欲熏心,他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他到泥太阳村当指导员,全凭着自己的真诚和先进的理念,唤醒了农民兄弟的觉悟,让新农村建设的设想在泥太阳这一落后的村庄得以一步步成为现实。他用一颗真诚的心和民主公正的姿态向矛盾双方摆事实讲道理。其实,路江民所做的工作,就是知识精英们所倡导的思想启蒙工作。然而,正如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强制性的、外嵌式的现代化,当下所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对于绝大多数贫困乡村而言,带有强制性和外嵌式,农民的主体意识中还没有生成新农村的思想基础,因此新农村建设首先就需要进行思想的启蒙。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外来的指导员,这样的结构安排典型地体现出这一主题。也就是说,泥太阳村的村民们还没有做好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准备,路江民来到泥太阳村后,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农民身上承载着太多的自卑和落后,开始他把重点放在脱贫致富上,但当村民们富裕起来后,路江民发现,物质上的富裕并不能真正给村民带来幸福,如果思想没改变,物质上的富裕反而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因此他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不应该以经济为中心,而应该以人的工作为中心,因为“让农村富裕起来,并不能彻底地改变农村的面貌,特别是不能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路江民是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体现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感和精神担当。有的学者就指出,“扶贫”更要“扶志”,“输血”更要“造血”,建设新农村首先应当让农民从观念上“富裕”起来!

  《泥太阳》立足于现实,作家对于农村有着真切的体验和深入的感悟;同时,小说通过艺术的打磨,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幅幅美好的农村画卷。虽然小说只是对西南边陲的落后山村进行个案描写,但是它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和代表性,它透露出了整个当代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农村面貌。

  《泥太阳》出版后,一万册图书很快在市场上售罄,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印数达三万册,又销售一空,一些省份派新农村指导员到农村,把它作为一本指南性的图书,有些地方甚至每个新农村指导员人手一册,这些都说明这本来自于泥土来自于生活的长篇小说不仅有着它特殊的文学价值,还有着它特殊的社会价值。如果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和政府深入人心的惠农政策的话,《泥太阳》就是对党和政府在农村问题上精彩一笔的总结和概括。它不仅揭示了农民和农村问题,同时,它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出了光明而灿烂的未来。作为一部反映现实的主旋律的长篇小说,它是作家对农民深厚情感以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度思考的成果,它成功地塑造了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员路江民的形象,通过这个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让读者看到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经受挑战考验,不断进步提高,看到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执政理念深入人心,正在化为广大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该书引起了理论评论界的高度重视,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人民文学出版社、云南省文联、云南省作家协会、中共保山市委共同在京为该书举行了研讨会。

  这部小说对农村题材创作的开拓与深化,是中国乡土文学的重要收获。有评论家将其称为“乡土文学再出发”的作品,是对这部作品客观而恰当的评价。